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3:45
【摘要】: 南宋中期编纂的《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简称“百家注本”),主要汇集了两宋时期的柳集校勘及笺注成果,成为后世柳集刊刻和集注的范本,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目前学术界对此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本文以百家注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百家注者的生平做些考证,通过研究分析百家注本主要五家注者的注释特点,对其整体集注特点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发掘它的文献价值方面做些努力。全文分为二章: 第一章《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的基本情况,略述柳集的版本,梳理百家注本的成书时代及背景;叙述百家注本的编排体例;通过查阅史料典籍,对百家注者的生平做些考证。 第二章《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的集注特点,通过分析百家注本中主要五家注者的注释特点,对百家注本的整体集注特点做些归纳和总结。 结语部分,简单地总结百家注本的文献学价值及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王运涛,王一丹;贬官士人的一般心态及其文学表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袁晓薇;从“柳七风味”到“自是一家”──论柳永、苏轼词消息相通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周晓光;新安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汝伦;;“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论朱熹的释义学[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人求;王玲莉;;朱熹生命哲学简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智忠;;即气论仁——朱子仁学思想的精神特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晓城;;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南渡及南宋前期的艳情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胜科;方留章;;走向世界的武夷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陈飞;唐代试策研究(《唐代官人文学研究》第一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孙美贞;吴澄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3 贺红霞;王心敬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克勤;乌台诗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莉;杜荀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术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谢晓东;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春霞;张孝祥思想及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岳孝利;明清时期家教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怀;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82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2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