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的中国改写(1914-1948)
发布时间:2020-05-27 08:27
【摘要】:《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最初译介到中国时,名为《娜拉》,后出现多种译名,解放后统一为《玩偶之家》。在同时期同类文学作品中,《娜拉》在中国或许译本最多,短期内曾演出最频繁,由此引起的争议颇大,译名较多,,影响深远,可称之为翻译文学史上的奇迹。 《娜拉》在中国曾以多种形态出现:易卜生主义的载体,出走的符码,个性觉醒的代表,妇女解放的号角,中国现代的象征。在译介的过程中,《娜拉》被赋予多种寓言,这不仅是易卜生本人始料不及的,连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为之惊叹。 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是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翻译是改写的观点,曾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改写”在此泛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翻译、改写、编撰选集、评论和编辑等各类过程。勒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改写主要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的制约。 近年来,翻译研究片面强调文化研究,使文学趋向边缘化,但是勒氏的理论也有常被人误解的一面,他的理论并不是完全脱离文学本身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改写理论虽其文化研究视角而屡遭诟病,但最终是植根于文学内部的。 一方面,由于文学外部因素的作用,《娜拉》不仅仅是“娜拉”,它已经被赋予很多寓意,参与了民族国家的建构并促使现代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娜拉》首先是一部剧作,它除了供舞台演出外,还是一部文学作品。《娜拉》的改写,无论它在欧美还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都不能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娜拉》就是《娜拉》,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对改写的研究,都必须根植于文学内部,探寻文学内部发展的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83249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颖;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83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