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28 08:37
【摘要】:梁实秋作为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作家、翻译家、学者,其人文主义的人生与艺术追求在当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可贵价值,其人文主义的核心一言以蔽之就是理性、克制的精神和伦理、均衡的要义。本论文从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梁实秋的人生哲学、人性论内涵、文学观、文学批评观以及散文艺术实践与成就。在人生哲学上梁实秋内蕴深厚的儒释道思想,外依西方的人文主义,一生在人性的境界黾勉做人,以翼达到儒雅为业的境界。他的人生哲学不涉宗教的玄谈,扼要言之,就是儒家的克己复礼,积极进取;老庄的含藏宁静,恬淡自适;佛禅的明心见性,觉行圆满;西哲的理性节制,优雅闲暇,主要表现为伦理和理性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学者和绅士的统一。在人性论上,他坚持人性是固定、常态、普遍,不分古今中外的;是理性与伦理的和谐统一;是超越阶级的完美人类精神的体现。在文学观上,他强调文学的根本性质是人生的模仿,是普遍、固定、常态人性的描写,文学的模仿必须透过想象默会的面纱,并且这想象还是有节度有约束的。文学的根本任务是伦理的效用,文学和道德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统一,文学除了给人以美感之外还应给人以更严肃更崇高的感动为目的。文学是自由独立的,文学不是时代的反映,也不是政治的工具,更不是阶级的产物。文学艺术应坚持严正伦理的原则、理性克制的原则和选择剪裁的原则。在批评观上,他认为文学批评的本质是判断,判者乃分辨选择的工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常态的纯正的人性是文学批评之唯一标准,文学批评的任务乃是价值的判断,这个价值的尺度就是人类永恒的美善中心。批评家要把文学批评当做一种学问去潜心研究,要在学识、思想两方面多下功夫,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作品上。他最致力反对沉迷于相对和流动哲学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和从文本之外通过环境、时代、精神分析、经济等方法进行分析的科学的文学批评。在散文创作上,他忠实实践自己的文学观对普遍人性进行咏叹与婉讽,主要包涵真挚的情感,人生的感悟,丰雅的情趣以及世相的婉讽。他的散文融人生思辨、处世智慧和脱俗情调于一炉,具有美善相得的艺术特质,具体表现为简单雅洁、幽默温厚、繁赡丰富、纯正节制的美感特色。 质言之,梁实秋思考人生和艺术是从普遍的人性去沉潜、去升华,他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是属于那种以保守面目出现的知识分子。无可怀疑,在非主流的、带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流脉中,他的文艺思想是显著而具有贯穿性的,具有他那个时代主潮文艺思想所相对比较缺乏的冷静、清晰与公允:他的散文内涵空间丰富,文化意味浓厚,且雅洁凝炼,隽永深厚,可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在现代散文作家中鲜有出其右者。但梁实秋并不是完善的,他在批评现代主潮文学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84989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美;反现代性与现代性:梁实秋文论思想的张力性品格[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