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美刺风教文学思想浅探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张倩;;论胡祗恲《紫山大全集》的文学性[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2 孔庆蓉;;傅玄的文学思想[J];前沿;2011年12期
3 赵燕平;何培忠;崔玉军;;当代斯洛伐克的中国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温成荣;;中唐诗风的转变及其对宋诗的影响[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娜艳;;何良俊著述版本传播及其文学思想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新;;陈子龙与西陵十子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陈育宁;;论胡应麟与王世贞之交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薛梅;;汤显祖与唐顺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车洁;;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有岛武郎文学思想精髓所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陈众议;;逆水行舟:大江健三郎文学思想蠡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新;;蒋士铨文学思想散论[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2 吴长庚;;蒋士铨文学思想初探[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3 郝兆矩;;浅论刘基的文学思想与诗文[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李景华;;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李平;;论《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季甄馥;;瞿秋白《俄国文学史》的时代意义及其文学史观[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8 童庆炳;;政治化—审美化—学科化——建国50年来文艺思想变迁的简要描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清民;;试论《讲话》中政治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桂玲;专家研讨陈思和文学思想[N];文艺报;2010年
2 李燃青;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3 龙敏君;对话与交往[N];文艺报;2009年
4 韩彦;广告正在失去它的本来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4年
5 章培恒 骆玉明;人性、美感及文学的发展[N];文学报;2000年
6 杜浩;贵族式生活培养不出作家[N];江西日报;2011年
7 张晶 董希平;赋传统以新的光彩[N];光明日报;2004年
8 蔡育曙;开山之钢“诗言志”[N];云南政协报;2000年
9 代迅;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年文学思想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周冰心;读《边缘与暧昧》[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秀艳;庾信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3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娟;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魏宏远;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钊;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谭少茹;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10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忠;元稹美刺风教文学思想浅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贞权;孔颖达《毛诗正义》的文学阐释思想[D];暨南大学;2005年
3 孙红梅;颜之推文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付佩佩;梁实秋早期文学思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康卫国;扬雄的文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昆;岛崎藤村文学中的自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刘尊举;袁中道晚年文学思想转变及成因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付荣;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大众化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侯培;陆龟蒙散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孙勇;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2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