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象征文学艺术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8:23
【摘要】: 本文在全面把握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庄子》象征文学研究的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对《庄子》象征文学艺术特色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全文共约五万余字,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象征理论的探源以及分析《庄子》寓言中的象征文学因素,简要概述象征理论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以及梁宗岱、周作人等人对象征主义所作的中国化的阐释,在此基础明确象征主义的特点,最后分析《庄子》寓言中的象征文学因素,确定其属于象征文学 第二章研究《庄子》象征文学艺术特色的成因,主要从《庄子》的创作背景,神话因素与诗意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庄子》受到楚地巫风的影响,带有神秘的象征色彩,庄子对远古神话形象进行再塑和重构,并以此为素材阐发哲学观念。同时《庄子》采用诗意的表达,将诗意与哲思契合而为一体,从而消解融化了象征形象与哲理之间的隔膜。 第三章探讨《庄子》象征文学的艺术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神奇怪异的象征形象(神异超异的“神”,乘物随化的“人”,超越想象的“大木),奇妙的象征结构,朦胧谲怪壮阔的美感来分析《庄子》象征主义文学总体风貌的独到之处。 第四章主要探讨《庄子》象征文学对中国诗歌和小说的影响以及与西方象征文学的相似相通之处。庄子象征文学对后世诗歌小说的艺术精神以及文人的人格重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西方象征文学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在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33327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方婷;论《二十四诗品》对《庄子》审美风格的继承[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羽茜;渊:《庄子》言道之喻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星谊;庄子寓言的艺术与文化内涵[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3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