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东坡居士好,姓名高挂在黄州——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生存样态及其文学、书法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万益;;一个书法人的艺术追求[J];收藏;2011年08期
2 白锐;;“洞见”书法——读沈鹏先生《书法,回归“心画”本体》有感[J];美术观察;2011年08期
3 盖金平;;试论书法创作中的立意[J];当代人;2011年07期
4 李洪臣;;书法家吴大崴的妙手禅心[J];法人;2011年09期
5 查律;;坐把蒲葵扇 闲吟三两声——张一兵与他的书法事[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6 金丹;;创作随想录[J];中国书画;2011年08期
7 隋日东;;我的姑父王信[J];草原;2011年06期
8 黄铸;;展厅文化与当代书法创作[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晓陶;;苏轼书法美学中的佛教观[J];美术研究;2011年02期
10 于军民;;书法艺术创作的生成性特征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廷湘;;近20年四川盆地社会生活习惯变迁分析[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何以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廷湘;;对新时期文化讨论的反思[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维彪;;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理解与创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李苓;;外国出版集团发展透视[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6 陈永革;;中国书法本体特征浅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8 金春郊;;高校书法教学应侧重实用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由兴波;;论黄庭坚晚年词、诗、书创作的互补[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衣俊卿;;现代技术文化批判的中国语境(提纲)[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明善;书法创作三境界[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记者 朱凯;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09年
3 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舒写;烟台书法创作基地在栖霞庙后挂牌[N];烟台日报;2010年
4 高凤;大石桥市 成立书法创作培训基地[N];营口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赖睿;当下书法创作不如古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月琴;穆棱成为省书法创作培训基地[N];黑龙江日报;2011年
7 吴紫薇;书法创作中的“纯形式”[N];青海日报;2011年
8 吴紫薇;当代书法创作中的“纯形式”(下)[N];青海日报;2011年
9 朱锦标(江苏,二00一级研修班);书法创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N];中国艺术报;2002年
10 刘宗超;花非花[N];美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徐颂华;中国书画艺术电子化创作的初步算法性探索[D];浙江大学;2007年
3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由兴波;诗法与书法[D];复旦大学;2006年
5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天德;现代书法的水墨形态[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锐;惟有东坡居士好,姓名高挂在黄州——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生存样态及其文学、书法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王业;中国古代“集大成”书法创作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朱军;书法对中文字体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8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慧龙;书法的生命意蕴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明明;书法美学的立体阐释与当代书法创作走向的预测[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8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6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