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6:39
【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人文学术研究中醒目的成果之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本国存在的合法性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人们争议的焦点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是否有合适的土壤和生长机制。而在笔者看来,是否具有有效的批评实践是检验一种批评是否合法的关键。文章采用共时性的研究视角,综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社会学批评、比较研究等诸种理论与方法,大量运用文本材料,分三章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第一章从“女性阅读”和“女性写作”两大方面入手,通过爬梳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具体表现,展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所获得的具体实绩。第二章探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特点和特色。第三章总结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文学批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指出批评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认为经历二十年的批评实践,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步形成了贯穿性别视角、秉承反抗性阅读,三种批评类型大体成形,以建构性批评为主、淡化政治性,偏重社会历史批评、借鉴多种批评方法和理论运用上呈功利性、灵活性等有别于西方和其他批评模式的品格和特色。同时,以其批判男性中心主义文学文化观念,树立女性文学传统的批评实绩在引入崭新批评视野、确立女性文学历史地位、改写文学研究格局、提升两性平等意识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上特点和贡献都表明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当代最具活力的批评方法存在的有效性。但是随着批评实践的不断展开,作为一种强调意识形态、革命色彩突出的批评流派,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诸如文本选择狭窄、批评方法单一,美学独特性研究相对欠缺,概念理解和运用多歧义混乱等问题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直接制约着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从拓宽批评视角,融合理论资源,丰富批评对象,开放批评方法,回到理论起点,重申存在价值这几个方向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丹娅;女性话语的文学境遇[J];东南学术;2004年01期

2 冉小平;略论当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5)[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侃;当代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3期

4 薛毅;浮出历史地表之后[J];文学评论;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778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78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