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出去政府译介模式效果探讨——以“熊猫丛书”为个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J];东吴学术;2013年02期
2 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年06期
3 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桂荣;;莫言获诺奖与中国文学的“走出去”、“走下去”[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11期
2 吴峗;;陌生化和可读性的共场:《长恨歌》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3 罗顺江;王松;;中国文化作品译介的生态学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冯占锋;;东学西渐下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7期
5 杭零;;创新的翻译培训与交流模式——法国国家图书中心“翻译家锻造”计划纪实[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6 董首一;曹顺庆;;“他国化”: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效方式[J];当代文坛;2014年01期
7 李小蓓;;多维度拓展翻译家研究空间——萧乾翻译研究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施佳胜;;中国典籍外译:“逆向翻译”与“直接翻译”——一项基于《文心雕龙》英译的比较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罗顺江;王松;;从生态位原理看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翻译活动——新时期“东学西渐”翻译活动的生态位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耿强;;“熊猫丛书”英译本的跨文化传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清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赵征军;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楠;从多元视角看葛浩文对《狼图腾》的翻译[D];安徽大学;2012年
2 龚艳萍;余华《活着》的英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训路;传播学与武侠小说翻译[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曲夏瑾;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氏夫妇英译《尘埃落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黄琳;深度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陈琳;从改写理论角度分析政治新闻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晓云;戴乃迭英译文本中的女性主义干涉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苏希馨;从文体变异和文化负载词看葛浩文英译《孽子》与《荒人手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戴薇;从文化过滤的角度探讨小说《扶桑》的英译与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魏小静;惯习—场域与接受:葛浩文英译《荒人手记》的选择与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泉;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试析国际文学交流“逆差”说[J];当代文坛;1995年04期
2 金介甫;查明建;;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3期
3 季进;;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4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5 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4期
6 马悦然;欧阳江河;;我的心在先秦[J];读书;2006年07期
7 郭林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架起桥梁[J];对外大传播;1996年03期
8 唐家龙;;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出版社[J];对外大传播;1998年07期
9 吴e
本文编号:2784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8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