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丕诗文看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斌;;曹丕《燕歌行》多层意蕴解读[J];作家;2011年16期
2 吕红光;;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体学阐释[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3 孔德明;;“二曹”辞赋观之再检讨[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加夫;;《文心雕龙·才略篇》“迭用短长,亦无懵焉”句正解[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5 余映;田华;;孟子、曹丕的“文气”观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6 麦文洁;;反复折腾才是戏——我演宓妃的心得体会[J];南国红豆;2011年04期
7 蒋月华;;中国画的气韵问题之探究[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8 黄阿莎;;论邺下文学集团的游宴活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9 梁国楹;;经世惠民的杰出政治家华歆[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旭军;;V绨嫒鹋4鎇J];数学大王(三四年级);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茜;袁应军;;道义·文章与表达权——“历史文化和写作”刍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苏丹;;浅议作文的传承与创新[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孟宪东;;人员评价选拔研究的历史回顾[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昌年;曹丕的游宴诗[N];文艺报;2006年
2 王克芬;感动与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赵珩;古代的击剑与舞剑[N];光明日报;2011年
4 王炳元;曹操的天水籍大臣:孔桂与薛夏[N];天水日报;2005年
5 孙立群;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三国时期)[N];天津日报;2005年
6 王俭廷;让诗贤从古典诗词中走出来[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广西师范大学 莫道才;一个被忽略的细节[N];光明日报;2007年
8 茅慧;对历史文化的深度碰触[N];北京日报;2011年
9 石英;许昌汉魏遗风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王珂;新诗为何难有“经典”[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厚均;两晋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施建军;建安文学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尹玉珊;汉魏子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秀馨;从曹丕诗文看其丰富的情感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郐琳琳;论曹丕的文学理论建树及其创作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庆浩;曹丕辞赋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慧;曹丕曹植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史超;曹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士卿;曹丕散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张琴;建安文学论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迪;曹丕乐府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廷玉;建安尺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鲍晓东;“文学的自觉”说探讨[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4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8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