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颜氏家训》中的人物论

发布时间:2020-08-09 11:01
【摘要】:陈、隋之际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百代家训之祖,是反映齐、梁、陈、隋社会思想、士人生活、门阀制度的一本百科全书。本论文以《颜氏家训》中涉及的人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书中出现的人物之概貌,并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别探究《颜氏家训》中品藻人物的深层原因,以期深入了解《颜氏家训》一书在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评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综述部分对上世纪《颜氏家训》研究状况作了一番巡礼,清理了大陆、港、台、及日本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为今后对颜之推及其家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从人物评论的角度研究《颜氏家训》的意义;第一章通过列表的形式廓清了《颜氏家训》所涉及人物的概况;第二章从颜之推的写作目的、家学传承、人生经历和思想核心这几个角度分析该书人物品评的成因;第三章整理归纳了《颜氏家训》评论人物之方法;第四章将《颜氏家训》中的人物论与同时期的一些文献进行了比较。 通过这五部分,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颜氏家训》开以教育为目的的人物品评之先河;《颜氏家训》为颜世子孙确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研究后世颜氏子弟都可在此书中寻找到思想行为的依据;此书确立的理想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和儒家理想人格保持一致,又具备南北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风格;此书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物有其特殊的价值;其多样化的品评方式、口语化的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简笔勾勒,包容人生百态的众生相,使其成为继《世说新语》之后又一部出色的人物品藻之书。 本文的附录,包括颜之推年表及参考书目这两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琼;;《颜氏家训》与曾国藩家教伦理思想差异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2 郭娇;查中林;;《颜氏家训》语气词“乎”用法探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3 代爱意;;董仲舒的“性三品”论与颜之推的人性论比较及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4 顾鸿章;;名人与家训[J];青苹果;2008年Z1期

5 朱庆林;;爱教结合教孩子[J];大众心理学;2011年06期

6 严杰;;颜真卿杂考[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7 杨晓斌;;琅邪颜氏谱牒、居里与郡望[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8 秦学人;;“‘郭秃’辨”再辨[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任访秋;;中国小品文发展史[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尹冬民;;庾信《哀江南赋》“胡书”新证[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国旗;;学问修身与文化传家——论《颜氏家训》的勉学重教思想[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彭安玉;;颜之推教育思想探析(提要)[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秦学智;;颜之推论学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绂;;《颜氏家训》量词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陈晓林;;浅谈《颜氏家训》的中医药学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康宏;;编辑的从业资格[A];中国编辑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康宏;;编辑的从业资格[A];图书编辑规程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佸雪;;薛道衡年谱[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六卷)[C];2007年

9 邱龙升;;俗字的产生及其原因[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半夏;梯己话[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身份与商务车之辩证关系[N];中国商报;2004年

3 虞圣强;今天我们怎么做父母[N];常州日报;2011年

4 王吉胜;补中国家训研究之白[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春喜;大学校训: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乐胜奎;六朝礼学的繁荣及其原因[N];光明日报;2005年

7 刘学治 薛东;龙抄手[N];中国食品报;2008年

8 许运娜;台式“经典”重温更有滋味[N];中国邮政报;2007年

9 赵章忠(教授);养老遣疾琐言(一)[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10 贵州省关岭民族高级中学 柴其斌;文学作品中几种特殊的“反衬”[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艳庆;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宋冰;北朝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佟艳光;北朝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马德强;重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柳玉宏;南北朝诗歌复音词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闫续瑞;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强大;《颜氏家训》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颖;《颜氏家训》“书证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温超;《颜氏家训》文体写作观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单金枝;《颜氏家训》写作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敏;《颜氏家训》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简论[D];苏州大学;2012年

6 陈雪连;《颜世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天e

本文编号:278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8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