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邵洵美与上海

发布时间:2020-08-11 21:21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邵洵美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人。1990年代以后,有学者将他作为颓废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进行讨论。解志熙认为他有过“唯美一颓废”主义文学方面的实践,并生活在“五四”运动落潮知识分子信仰崩溃的时期,便自然是一个“唯美-颓废”主义诗人。李欧梵则在“现代性”的谱系里解释他,认为他是生活在摩登上海的颓废诗人,但李因将西方现代性过于简单地移植到中国历史语境,而无法对邵洵美展开有效的讨论。这两种理解都掩盖了邵洵美或上海都市“现代性”问题的丰富面向。 本文尝试还原邵洵美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复杂面貌。找出邵洵美最为本质的生活方式乃是他围绕“出版”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实践。早年,他通过财力轻易展布“出版”平台,于是他的文化实践包括写作、编辑、出版,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上海的都市文化空间为他的这些文化实践提供了舞台,他游走于都市里的“贵族区”、“沙龙”、“书店”等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实践。通过对那些都市文化空间的考察,我们了解了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形态。最终,这些文化实践帮助他确立在上海的主体地位,而上海的都市文化空间也赋予了邵洵美的文化实践独特的形式。而为了更好地理解邵洵美的文化实践与上海之间的关系,从而揭开邵洵美与上海更丰富的面向,我们还必须将其具体的文化实践内容放入都市文化空间中考察。通过对邵洵美早年《狮吼》复活号与《金屋月刊》时期的编辑工作、“唯美派”诗歌的创作、《时代画报》编辑理念的研究,我们发现了邵洵美的文艺思想以及文学感受与都市“现代性”与消费主义都有一定的关联,并纠正了某些文学史上对《狮吼》复活号、《金屋月刊》以及邵洵美本人的误解。而我们也顺着他在“杨树浦”的文化实践,看到了上海以及他自己的另一面,从而在殖民现代性的意义上发见了邵洵美与上海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延滨;;气定神闲[J];诗选刊;2011年08期

2 小芳;;都市趣谈[J];人生十六七;2008年04期

3 ;探索都市潮地,彰显骑士精神 Lee 2011秋冬全情呈献都市骑士系列[J];流行色;2011年09期

4 戎露;;两套笔墨,两个世界——浅谈沈从文的文化选择[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5 徐文佳;;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80后文学[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6 燎原;;杜拉斯的幻影与时代加速度——《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解析[J];名作欣赏;2011年27期

7 张磊;;都市的粉红女郎[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8 小石;;《欲望都市》:一块超级广告牌[J];黄金时代;2008年08期

9 宫春科;;都市灯光边关月[J];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09期

10 谢晓刚;;都市迷情[J];涉世之初;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慧;;从文化实践解读文化生态村建设[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夏敏;;谱牒中的民间宗族文化实践——以《金乡夏氏族谱》为例[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曹林奎;成云峰;;都市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程龙斌;高海滨;孙建;;任楼煤矿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实践[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建华;;综合性医院现代急诊护理文化实践[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杜官相;;重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E.L.范德;万明;;明代开国皇帝的社会整合——作为权威功能的正统观念[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9 程琳;;浅析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张厚良;;贵州苗药研究与开发战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顺利;关注都市养殖业[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2 王晓玉;都市——文学的产销地[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社体;南京出现都市武馆[N];中国体育报;2000年

4 记者 郑蔚;“都市一日游”今年创新高[N];文汇报;2001年

5 孙伟华;在别人的都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国防大学基本系三队 刘兆启;用特色沙漠文化实践先进文化[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张欣;都市里的花园——高碑店[N];人民日报;2002年

8 张丽红;清新 都市 成熟 活力[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9 记者 张毅;武汉郊区瞄准都市搞调整[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苏北;都市兴起出租业[N];市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世勇;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向辉;守望·逃离·追寻[D];苏州大学;2009年

3 王宇平;漩涡里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骋;宣传学视野中的左翼文学[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金岭;“法”眼看中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李生滨;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D];复旦大学;2005年

9 田艳;文化聚合与文化推进[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邵洵美与上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海霞;在企业文化实践中追求人的全面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俞文君;上海都市博物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娟;我国的都市社区商业发展对策的探讨[D];北京工商大学;2004年

5 刘蕾;上海都市博物馆旅游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实践特点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别金花;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爱葱;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淑君;在荆草棘林中行走[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张晓琴;行走于无地——论沈从文的文学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8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