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珉;;汉代文学的趋同与模拟现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赖祥亮;;论汉代文学的娱乐精神——以汉赋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武新虹;;汉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文学成就赏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李炳海;人神互化 宫肖器同——汉代文学人神关系浅议[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吴从祥;从情与物之关系看汉代咏物赋的嬗变[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6 李立;;根植于庄园经济生活土壤之中的汉代文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赵宁;;论汉代郊庙诗歌的文学价值[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9期
8 王宏;;东汉末年书法家的审美思想[J];艺术广角;2011年03期
9 韩兆琦;宏阔豪迈的绚丽之花──汉代文学略论[J];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11期
10 王琴;《诗品》的审美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锐;;生生不息 奋斗不止——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审美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郭惠珍;;现代与传统——中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题材差异解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蒋文燕;;汉颂作品类型分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赵铁楠;应欣;;萦绕都市的纯粹与斑斓——有关北京“公园环”郊野自然生境营造的探讨与实践[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7 宁钢;;现代陶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丁克家;;试论伊斯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穆斯林艺术观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贻庭;;编者的话[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新科;从《史记》看汉代文学的自觉化倾向[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长华;略谈汉代文学的独特性[N];光明日报;2006年
3 叶舒宪;文学中的灾难与救世[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叶国雄;读书——给大脑做操[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高慧斌;南朝地方学校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杨振铎;天坛:象天法地之佳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贺绍俊;优美的陶醉[N];吉林日报;2003年
8 杨泽文;寻找自己的那面“镜子”[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汪碧刚;墨海诗浪激千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西山技校 范淑珍;插上“意象”的翅膀[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鞠传文;汉代教育制度与汉代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如月;汉碑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9 郭铁娜;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尧荣芝;两汉文学地域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莹;汉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庆明;论汉代文学自觉因素的积淀及其价值[D];新疆大学;2002年
3 李明丽;汉代“私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昀;论中国服饰审美思想的历史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5 贡保加;探析《格萨尔》景物描写所体现的藏族审美观[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拓明霞;论白居易的“二元组合”诗乐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7 张毅;从《史》《汉》二书中的对话看汉代文史独立[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从芳;陆云文学思想探微[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杨盟;中国山水画中线性艺术研究与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欣欣;马利乌斯与佩特的唯美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1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9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