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中的“文体”关键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1:16
【摘要】: “文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从字源的角度看,“体”不仅表现出由身体义而来的整体性、外现性这样的内涵特征,同时,由于它与“礼”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体”还表现出典范的内涵。当“体”这个概念在被古代文人引用并借以论述文章时,“文体”这一概念也正式形成。在古代的文论中,古人对“文体”的定义没有做具体的规定,而从自魏晋以来历代文人对“文体”一词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社会、思想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人对“文体”的理解各不相同,由“体”带来的整体性、外现性、典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游移,直至二十世纪初这个急速转变的年代,科学理性在中国学者的思想中占据了主导,整体性、典范的内涵随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style、genre等西方文论概念的内涵,发展到当今,学者们对“文体”则只能拘泥于从“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进行阐发,而缺乏自己新的建树。就整个中国文论发展来看,“文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从最初的“体”发展成“有规范的文章”、“有个性特色的文章”,后期逐渐演变成“文章的个性特色”即“文章风格”,直至今天成为了纯粹抽象的“风格体裁”。 事实上,在现实的社会、文学界、文论界中,都出现了过度科学化带来的价值缺失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可以借用古人的“文体”,来进行一定的矫正。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806630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中;;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建中;辨体明性:关于古代文论诗性特质的现代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建中;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J];文艺研究;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806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