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文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0-08-27 22:07
【摘要】: 作为广义文学背景下产生的先秦诸子之作——《管子》,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狭义文学质素。本文运用“元素分析法”对《管子》一书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述。 人们对《管子》的著者、著作时间、学派归属历来意见不一。论文第一部分在略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即《管子》是一部管仲学派的集体著作、大部分文章写于战国中后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作为立论的基础。《管子》兼容百家又不隶属于任何一家,综合性是其突出特征。作为先秦时期齐国文化的代表,全书以“且怀且威”、“信赏必罚,以辅礼治”的原始法家思想贯穿始终,直接服务于田齐政权力兴霸业的需要。《管子》一书呈现出色彩斑澜的文学表现,正是由以上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此外,第一部分对《管子》文学性研究现状作了仔细的梳理。认为《管子》文学性研究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结合其产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到著者、著作时间、学派归属等潜在因素的影响。要对《管子》一书的总体结构进行论析,从宏观上把握《管子》。《管子》语言的研究,要追踪其风格表现的内因。论文第一部分确立了从文化背景下进行论述的指导原则。 论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管子》一咏三叹、层层生发的整体结构。“内言”是思想渊源,“经言”是对“内言”的系统化、理论化,“外言”是“经言”的合理发展,最后形成了百家思想兼有之的“杂篇”。“内言”奠定了经世治国的主旋律,“经言”、“外言”、“杂篇”三部分不断变换角度反复咏唱,重复中有变化,迭唱中带来新意。其实质是管仲学派由收集管仲言行事迹到对其思想初步阐发,再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吸收、借鉴其它各家之长,对管仲思想反复阐述申明,不断补充发挥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关于《管子》论说艺术的讨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文学领域中论说文压倒一切。《管子》76篇多数为论说型,正是这一时代背景的反映。《管子》论说文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语录式、专题式和解经式。语录式多采取一问一答的表现形态,专题式是针对某个问题的议论说理,解经式是以经文为论述中心,围绕经文展开的议论说理。《管子》中论证方式有多种,如托古援经式权威论证,推前衍后式因果论证,正反对比式比较论证,“分别以明之”的解析论证,“譬称以喻之”的比喻论证,“以近知远,以一知万”的事例论证。总的说来,《管子》论说文风格特征可概括为多方论述、形散神聚,环环相扣、谨严周备。前者可分为秩序井然的散点排序和断续相间的散点杂糅式两种表现方式,后者可分为表层关系递进和内在逻辑推进两种表现方式。 论文第四部分是《管子》记事论。根据记事性质的不同,《管子》记事可分为三类:史传类、经济类、轶事类。史传类记事的文学性表现在蓦然突起、意蕴丰富的开篇,历史场面的戏剧化,事件进展的真实性,立体多面的人物塑造等。轶事类记事的文学性表现在情节场景的生活化、政治训诫性与哲理寓意性、简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80666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太成;试论《管子》农家思想的文学表述[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6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