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批评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0-09-18 19:47
后殖民理论思潮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一大理论热点,该思潮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传入中国大陆后随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并且一直持续至今。本文首先对西方语境下的后殖民理论观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随后总结后殖民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始末经过并分析了大陆学者在运用后殖民理论进行思考和批评的情况,指出如果以西方语境下的后殖民理论话语为参照系,将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视为一种变体,那么这正是赛义德笔下所描述的“理论旅行”结果。后殖民理论话语从西方语境传播至大陆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从根本上说还是基于90年代大陆本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国后殖民批评对西方后殖民理论话语的接受和质疑,与其说是一种学理上的误读,不如说是适应新形势下本土语境的改造。它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意义并不在于向他们介绍了一种新的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批评模式,而更体现在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或东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关系以及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这些长期困扰中国知识分子的老问题的新视角、新尺度。最后,文章对中国后殖民批评今后所将面临的问题作了阐述,指出中国后殖民批评的重点在于对中国现代化的不同途径的探索和对新的民族文化的诉求,用中国的实践经验去改写和充实后殖民批评理论体系将是中国学者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I206.09
本文编号:2822095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I206.09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富;赛义德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关熔珍;斯皮瓦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2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