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小男子汉”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12:40
新时期是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既面临着“文化大革命”遗留下的问题,又面临着全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强烈的反思精神、急迫的“未来忧患”意识和开放的观念形态,导致了人们对民族性格的思考。少年作为民族的未来,日益受到作家们的关注,由此出现了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小男子汉”。 由于少年自身的特点,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苦难逆境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当作少年成长为“男子汉”的契机。在这里,苦难不再是历史创伤的审美回忆,而是“树人”传统的继续。书写苦难就是重塑理想人性,因为“苦难”娩出的价值,能消耗掉少年脆弱的梦想,锻造他们强者的信念和善良的情操。如果说苦难逆境是少年成长的外在契机,那么少年内心的“自我发现”则是其成长的内在契机。作家主要从少年的“主我”与“他人”的分化,“主我”与“客我”的分化来把握少年的“反儿童化”心理和自省意识,塑造少年男子汉形象。 本文从“小男子汉”形象塑造入手,分析、研究“小男子汉”形象呈现出的创作倾向,阐述它给儿童文学创作及当代教育留下的启示,借此展示少年小说中“小男子汉”形象的现时价值,以及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7
本文编号:2823494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东华;;儿童文学创作中“儿童化”和“成人经验”的平衡[J];南方文坛;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2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