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1978-2008)

发布时间:2020-09-27 09:53
   本文以“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1978-2008)”为对象,讨论德国汉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评判视角、思维方式和研究成果。这种讨论,一方面与中国当代文学自“文革”以来的创作和它们所反映的民族心灵史和精神史不可分离,另一方面也与德国当代汉学家的翻译研究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潮与历史语境密切相关。德国人试图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与研究,揭示和呈现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真实的生存图景和心路历程,并以此为镜获得对自身的一种精神反思和观照。而我们对于德国汉学的研究,也是希望通过对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借鉴,拥有对于我们自身学术研究和精神生活的新的观察视角和反省途径。 《导论》分析了“汉学”、“德国汉学”和“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这三个“递进”的基本概念,把本文的研究对象、取材范围、理论背景和基本立场,作了一个清理和交待。从知识论上来看,汉学是“东学”,从方法论而言,汉学是“西学”,汉学是一种具有东学和西学、知识论和方法论双重性的学术。以波恩学派为代表的德国汉学,主张以中国文化为镜,尤其强调对中国不同于欧洲的差异的认识,并以此获得观照和反省欧洲文化一条途径。德国汉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体现了他们这种不同于美国汉学主流方法的独特的研究路径。 第一章从学院与民间两个方面描述了德国汉学对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概况。所谓学院,是指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德国大学的汉学系、汉学学者、图书馆和汉学刊物等,所谓民间,是指活跃在大学体系外的民间汉学机构、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 第二章按照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顺序,列举了当代文学作品在德国的翻译情况。德国汉学对于作品的选择和批判,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从国家声音到个体叙事再到欲望叙事泛滥的创作景况,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汉学视野下的当代文翻译与研究的主题流变。 第三章论述的德国汉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批判,批判集中在政治化和商品化两种创作倾向上。如影随形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得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作家要么自觉地成为了国家意识的代言人,要么不可避免地在主人公、叙事者和作家自身之间出现立场的模糊与分裂。 第四章以阿城的小说创作为例,分析在德国汉学视野中受到青睐和称赞的文本,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于西方文学的文本,尤其是道家思想和庄禅哲学。而德国社会从20世纪初开始的“道家热”,缘于欧洲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发展需求和道家思想特质之间的契合。 第五章分析了德国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及其与中国文学翻译互为影响的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形象的构筑还是中国文学的接受过程中,既体现了对德国对中国这个“他者”的研究,更体现了他们对自身的一种观照。他们对于中国文学的阅读和翻译,尽管存在着误读与误解,也是与中国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东学"与"西学":汉学的学术双重性
    二、"波恩学派"与"美国学派":德国汉学研究的独特路径
    三、"翻译"与"研究":关联又独立的两个方面
第一章 学院与民间:翻译和研究的两股力量
    第一节 大学、学者、图书馆和汉学刊物
        一、德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及汉学学者
        二、藏有中国当代文学书籍的德国图书馆
        三、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和研究相关的德国汉学期刊
    第二节 民间汉学机构、出版社、自由翻译者
        一、德国大学体系外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民间汉学机构
        二、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几家出版社
        三、中国文学的自由翻译者
第二章 国家声音与个体叙事:翻译的主题流变
    第一节 与国家声音共鸣
        一、朦胧诗歌、伤痕文学
        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第二节 转向个体叙事
        一、寻根文学、先锋实验
        二、女性文学、新写实
        三、后朦胧诗及其他诗歌
    第三节 落入叙事狂欢
        一、通俗文学
        二、身体写作
第三章 政治化与商业化:被批判的取向
    第一节 如影随形的主流意识形态
        一、国家意志的代言者
        二、分裂的叙述者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世俗化写作
        一、消解崇高
        二、沉溺欲望
第四章 民族的与世界的:被称道的文本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整合
        一、不仅仅是"寻根"
        二、知青记忆、节制语言与电影宣传
    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现代德国
        一、德国社会的"道家热"
        二、时代精神与道教特质
第五章 想象与对话: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游走在"理想化"与"妖魔化"之间的中国形象
        一、马可·波罗:旅行家的眼光
        二、耶稣会时代:体察与播扬
        三、理性的时代:赞美与批评
        四、轻蔑眼光下的"中国佬"
        五、两种形象的纠结
    第二节 异者接受与自我观照
    第三节 与"他者"作跨文化对话
        一、文学翻译:理解的对话模式
        二、"误读"中的跨文化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丁怀超;2002年诠释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顾彬;张穗子;;略谈波恩学派[J];读书;2006年12期

3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安忆;;“寻根”二十年忆[J];上海文学;2006年08期

5 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J];文学评论;1986年06期

6 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J];文艺争鸣;2007年04期

7 孙展;刘震;;顾彬:中国作家应该沉默20年[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1期

8 崔秀霞;汉学研究的发展、影响与交流——“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综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03期

9 杨子;;阿城:行走的智者[J];鸭绿江;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2827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7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