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重建:现代派在中国的三重视界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外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
第一节 现实环境压力下的主动选择
第二节 创作者主体意识作用下的主动选择
第三节 文学传统在主动选择中扮演的角色
第四节 从接受环境中受到规约
第二章 形式外衣下的意识形态动机
第一节 “新感觉派”文本内容再解读
第二节 形式中的意识形态
第三节 话语霸权中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三章 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对话性与复调结构
第二节 寓言性与书写形式
第三节 虚幻性与时空再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苗;刘振怡;于文秀;;现代性与中国日常思维变革[J];哲学分析;2011年03期
2 邹旭林;谭桂林;;建国三十年文艺批判极端化发展透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镛;;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神[J];美术;2011年05期
4 李亦男;;传统? 现代化? 文化?———对五四时期戏剧改革话语的批判性反思[J];戏剧文学;2011年06期
5 毛一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1年24期
6 张惠明;;创新,让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著名画家徐惠泉工笔重彩画的视觉语言[J];长三角;2010年04期
7 宋伟;;现代性历史境况中的中西方美学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8 王镛;;墨润心 朱染情——崔志安的花鸟画[J];中国美术馆;2011年07期
9 付静;;徘徊在忙与闲之间——对威廉·亨利·戴维斯名作《闲暇》一诗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10 叶世祥;;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的四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苗;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5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付洪泉;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王孟林;法律自治理论的流变[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临节;选择与重建:现代派在中国的三重视界[D];山东大学;2005年
2 张慧敏;迷失与追寻[D];郑州大学;2006年
3 赵明鸣;从现代性到生活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文涛;现代性和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彦芳;论我国税法的现代性问题[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华岗;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D];郑州大学;2003年
7 贲利;承接与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张仲宁;现代性视域中的和谐文化[D];延安大学;2008年
9 张辉武;寻根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钟;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4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