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文学选择
发布时间:2020-10-21 03:41
沈从文40年代的文学创作是极为独特的。他这一时期对生命抽象的执着追寻,引发了诸多学者对此的研究热情,并在此融入了自我的情感体验和思索。本文也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诠释方式,希望能最为直接地触摸沈从文的创作本意。因为作品的生成总是与历史的具体语境息息相关,而沈从文40年代的重要作品集中于昆明时期,于是对作家在这一时期的文学选择考察,便纳入本文的写作视域之中。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以时间为经,通过文本解读依次梳理了沈从文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创作心态变化:第一章节介绍了沈从文成名的由来,以及在现实冲击下的理想幻灭所带来的对生命重审;第二章节以《湘西》、《长河》为例,探询了乡土题材作品的渐次衰竭的原因,暗示了沈从文向内转追问生命的过程;第三章节将重庆、延安、昆明三地的文学环境相较,凸现了沈从文文本实验的可能;第四章节以《看虹录》的文本细读为主,解读了此类实验小说中寄托的生命理想及难以为继;第五章节试图透过后期散文折射出的内在紧张,追寻沈从文存在的个体意义。 本文认为昆明时期的沈从文始终在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历史的认同与背离中痛苦徘徊,而最后他对时代的不妥协姿态最终使他成为一个孤独的前行者。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成名与创作转型
第二章 《湘西》《长河》淡出牧歌情调的书写
第三章 西南联大 异质文本的自在之邦
第四章 《看虹录》实验与非议
第五章 哲思散文 内在紧张的情境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9592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成名与创作转型
第二章 《湘西》《长河》淡出牧歌情调的书写
第三章 西南联大 异质文本的自在之邦
第四章 《看虹录》实验与非议
第五章 哲思散文 内在紧张的情境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晓玲;沈从文小说的诗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4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