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李善《昭明文选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5:29
   南朝梁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自古以来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李善的《文选注》集汉魏六朝小学训诂和集部注释之大成,从唐朝以后《文选》的研究和李善注的研究总是联系在一起,《文选》与李善注之间是“注以文传,文以注显”相互依存的关系。 李善是唐代“文选学”的集大成者,在我国的注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弄清楚他的生平十分重要。根据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可以得知李善是江夏人,生卒年为公元629年和公元689年,家世平凡。仕官经历是: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潞王府记事参军、秘书郎――兼沛王伺读――兰台郎――经城令――配流姚州――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 李善《文选注》的成书是研究李善注无法避免的问题。首先,唐代经济政治的繁荣稳定,为李善著书立说提供了一个好的时代背景;集部和小学的独立为李善研究《文选》提供了学术条件;唐代的科举考试则是李善注《文选》的一个重要学术动机。其次,李善《文选注》的版本在南宋尤袤刻本问世之前较为复杂。现存李善注最早的写本是敦煌写卷,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天圣年间雕印的北宋国子监本。从北宋末年至南宋尤袤刻本问世之前,李善注多与五臣注并在一起以六家本和六臣注的面貌出现。直到南宋淳熙八年尤袤于池阳郡斋的刻本问世,李善注单行本再次出现,此本也成为后世诸本的祖本,其后的版本系统就较为清楚。 李善注的特点主要是徵引法注释、立凡例和校勘三方面。徵引法作为李善注最大的特点在注释中被广泛运用,使李善的注释有据可依,注释的范围也突破了对字词的注释,扩大到了对文义的阐释,并且开创了徵引必注所出的注释传统。另一大特点立凡例以供读者阅读方便,不同于《昭明文选》在其序中就将凡例一一列出,李善使其在注中逐渐出现。除了这两个特点之外,李善在广徵博引为作品做出精彩注释的同时,对作品也进行了多方面细致的校勘,这是第三个特点。 李善注及其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首先,李善注的引用之书和对辑佚的意义。李善注的引书数量众多,为校勘、考证、辑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支持和辑佚线索。其次,李善注学术思想及其意义和影响。从李善的注释中可以看出他作注时跳脱了传统注释过多加入主观思想的圈子,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去作注的学术思想。第三,由于李善注有“考证之资粮”的美称,是后世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来源,《文选》因此得以流传。最后,后世对李善注都有较高的评价,从李善注的各方面对其做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也成为我们现在研究李善注不可缺少的资料。李善《文选注》突破了经、史、子学的界限,开创了注释新局面,并且使引用必注明出处成为后世的注释传统。李善的广徵博引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经典旧集,为我们考证和辑佚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和资料。李善《文选注》直到现在仍具有现实意义,是我们研究古代经典和注释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选》的研究历史
二、李善的生平
    (一) 李善的家世
    (二) 李善的生卒年
    (三) 仕官经历
三、李善注成书
    (一) 学术背景
    (二) 李善注的版本及其流传
四、李善注的注释特点
    (一) 李善注之前的注释
    (二) 李善的徵引法注释
        1、李善采用徵引法的原因
        2、徵引法在李善注中的运用
        3、徵引法的特点及影响
        4、从徵引法中体现出的李善作注思想
    (三) 李善注的凡例
        1、作注时所循原则的凡例
        2、针对原有旧注所立的凡例
            (1) 明确说明对旧注的引用
            (2) 说明与旧注之间的关系
            (3) 表明不取旧注的原因
            (4) 对无作者旧注的处理
            (5) 说明保留不同旧注的原因
        3、针对作注时所用引文立的凡例
            (1) 说明引用存疑引文的原因
            (2) 说明为何所引之文与《文选》不同却仍然引用的原因
            (3) 对所引之文作出的解释
        4、避免注文重复出现所立的凡例
        5、拓宽读者的知识面所立的凡例
    (四) 李善注中的校勘
        1、李善注之前的校勘
        2、李善注中的校勘
五、李善注的意义和影响
    (一) 李善注的引用之书和对辑佚的意义
    (二) 李善注学术思想及其意义和影响
        1、李善注对其之前注的继承和创新
        2、从李善注的特点论述李善思想
        3、李善《文选注》对《文选》的意义
        4、后世对李善注的评价及李善注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方方;颜师古、李善于《汉书》、《文选》相同作品注释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小霞;《文选》李善注引《汉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冰梅;《骆临海集笺注》注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5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