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分化: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与革命文学
第一节 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
第二节 国际左翼文艺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主体与主体文化的颠覆
第二章 革命文学与文学革命的"较量"
第一节 新的革命文学时代已经来临
第二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五四知识分子各执一词
第三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第三章 革命文学的是与非
第一节 从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
第二节 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
第三节 革命文学的两个重要趋势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文学的结构图式和“格式塔质”[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1期
2 张晓静;;摩尼教赞美诗的文学性质评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刘建国;文学性质序列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周媛;论文学穿越功利与唯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高璐;;《聊斋志异》中的判词与清代实际诉讼判词的比较[J];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冯宪光;;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王秀杰;一部富有特色的文学理论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8 张军;《那儿》留给我们的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9 张德建;;春秋学与明代学术的历史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龙泉明;近代性,还是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漫议[J];南方文坛;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2 薛羽;“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思想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华荣;色·宝音尼木和《文学入门》之文学体裁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5 陈宇航;国民革命中的宣传与文艺策略[D];清华大学;2008年
6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7 龙永干;生命的筹划与怅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宏伟;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谭淑娟;唐代判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曼;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琴;选择与分化: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茜;专业文学网站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祥颖;网络媒体的全版权运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磊;论《论语》的文学性[D];延边大学;2007年
6 赵倩倩;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论争中的不谐和音[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燕;“出版—影视—网游”的文学产业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万玛;略议藏族民间中的煨桑文化[D];西藏大学;2009年
9 丛月明;《尚书》语言的文学性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胜广;从语言学的视角看《浮世澡堂》的艺术特色[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6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