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3: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此带来的社会的转型、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市场的形成,不仅使中国当代文学赖以生存的外部社会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深入到文学内部机理,直接地对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是从作家、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考察市场经济影响下当代文学生产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当代文学现状、未来发展走向的影响。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实施所带来的文学外部环境的变化,指出市场经济不仅外在而且内在地对文学生产机制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章,作家群体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转变,表现为群体组成上的非职业化,专业作家自我身份认同上的大众化,以及作家行为方式上的明星化。 第二章,文学创作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表现出世俗化、时尚化和影视化的特点。文学的世俗化,以题材上的日常生活化和价值取向上的凡俗化来论证;文学的时尚化分析了其表现形态及其浓厚的商业化色彩;文学与影视联姻,名与利是驱动力之一,更是文学的一种求生策略。 第三章,文学传播媒介的市场化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以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两种纸质传播媒介的市场化转型为典型代表,“好看”成为文学期刊的发表原则,“好卖”成为文学的出版原则。 第四章,市场化原则对文学评价机制的影响,从文学批评和文学评奖两个方面来分析。学院批评呈现出媒体化的倾向,而媒体批评则是按市场化规则来运作;市场化原则对文学评奖的影响则表现在各种文学奖评奖标准上的市场化倾向。 结语部分,指出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文学生产机制各环节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努力为大众读者的审美趣味需求服务,文学呈现出“趋俗弃雅”的总体态势。在肯定“俗”的现实意义的同时也认识到以“雅”来提升“俗”的现实需要,指出真正健康的文学应该是“雅俗共赏”的文学。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对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 作家的非职业化
        一 名人出书
        二 网络写手
    第二节 专业作家的大众化
        一 先锋的世俗转向
        二 主流作家肯定世俗
    第三节 作家的明星化
第二章 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文学的世俗化
        一 题材上的日常生活化
        二 价值取向的凡俗化
    第二节 文学的时尚化
    第三节 文学的影像化
        一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二 文学创作向影视借鉴
        三 影视文学的兴起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当代文学传播
    第一节 当代文学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
    第二节 从"好刊"到"好看":文学期刊的市场化改版
    第三节 文学出版体制转轨和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建立
        一 文学出版体制转轨
        二 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
第四章 文学评价深受市场化规则影响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市场化转向
        一 学院批评的媒体化
        二 媒体批评的市场化运作
    第二节 文学评奖与象征资本的转化
        一 政府文学奖:"主旋律"与市场共谋
        二 官方专家奖:权威的危机与修复
        三 民间文学奖与颁奖原则的市场化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静;;文学生产史的建构——论编辑与当代文学生产机制[J];文艺评论;2016年02期

2 张旭;;当代文学生产机制下的诗画结合——以几米诗画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周根红;;文学作品的生产机制与传播动力如何体现[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4 王健;;后经典时代:经典生产机制的失落与经典的失序[J];兰州学刊;2013年02期

5 宋学清;乔焕江;;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文学的新生产机制与新景观[J];文艺评论;2017年03期

6 郑崇选;;网络时代文学生产机制的生机与困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5期

7 杨琼;施威;;抖音内容生产机制及弊端[J];青年记者;2018年26期

8 曾晓萌;;浅析四眼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之广场舞的生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4期

9 赵振宇;;典型报道的生产机制[J];新闻前哨;2012年12期

10 彭文祥;郝蓉;;论影视剧的“类型”观念与“类型化”生产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武兆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7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8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悦;财经类数据新闻生产机制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9年

3 刘起予;福建省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金花;新媒体时代的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严琳;当代文学生产转型中的《萌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关迪;权力的博弈[D];湖北大学;2011年

7 徐玥;建国初诗歌生产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阳;郭敬明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文琼运;深圳文学生产形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朋;文化的产业化与新时期文学生产格局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9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69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