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曹评中的创作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1:34
   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在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形成了第一个繁荣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杨慎、曹学佺、黄叔琳、纪昀等知名学者。《文心雕龙》曹评虽多为零散的、感悟式的,却谈及了文学创作中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创作论的角度对曹评本加以梳理、综合,可看出曹氏领悟到刘勰文心之精髓部分,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创作主张,值得我们借鉴、参考。而且在《文心雕龙》评点史上,他上承杨慎,下启清代纪昀、近代黄侃,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论、本论、余论。 引论介绍《文心雕龙》的研究情况,着重叙述曹学佺评点本的情况。 本论包括主真重情的自然说,贯文总术的风论两部分内容。 主真重情的自然说。在论述中国古代文论“自然”观的发展基础上,主要从“情真”、“辞达”、“法而无法”、“本色”四个方面阐释曹评“自然”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文本的阅读、比较,评析其价值和意义。 贯文总术的风论。论述曹评以“风”贯穿文学创作全过程的理论观点,着重阐述评点者在“风与通变”、“风与时序”、“风与气、势”三个主要理论问题上的见解。并总结“风”论的特点和不足。 余论概论曹评本有价值的内容,主要辨析“风骨”之争,以及研究《文心雕龙》创作论应注意的问题。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选题说明
引论
本论
    第一章 主真重情的自然说
        一、 《文心雕龙》曹评中“自然”之意蕴
            (一) 情真
            (二) 辞达
            (三) 法而无法
            (四) 本色
        二、 曹评“自然”说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贯文总术的风论
        一、 古代文论及《文心雕龙》的“风”
        二、 曹评中“风”之解析
            (一) 风与文思
            (二) 风与通变
            (三) 风与时序
            (四) 风与气、势
余论
参考文献
阅读书目
附录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爱君;《文心雕龙》文体论之再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侯攀峰;《文心雕龙》文评论新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乔焕江;从“原道篇”看《文心雕龙》深层结构的局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运丽君;;范注“文术论”之称今辩[J];阴山学刊;2008年04期

5 史钰;;《文心雕龙》之“定势”理论发微[J];沧桑;2010年10期

6 朱广成;《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中的几个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7 刘培强;;佛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8 崔宝国;《文心雕龙》与应用写作[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杨春燕;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古今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杜绣琳;;《文心雕龙》中“情”的美学内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倩;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于景祥;《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D];河北大学;2007年

3 王万洪;《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晓军;《文心雕龙》的篇章语用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8 张雯;中国文论在美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高云;四萧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秋;《文心雕龙》曹评中的创作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颖;《文心雕龙》纪评中的创作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茂;《文心雕龙》总论及创作论美学思想管窥[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建忠;《文心雕龙》杨批中的创作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芬;《文心雕龙》引《经》书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莉明;论《文心雕龙》对《史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7 张明;腾挪跌宕的灵魂——莫言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旦增格桑;藏译《诗镜》与《文心雕龙》比较初探[D];西藏大学;2011年

9 彭小青;《文心雕龙》引史部文献考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路舒程;《文心雕龙》隐喻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6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