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屈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6:32
《屈诂》(又名《楚辞屈诂》,或曰《屈子诂》,与《庄子内七诂》合为一书,题为《庄屈合诂》)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诗人钱澄之晚年完成的楚辞学著作,是一部值得注意的清初楚辞注本。近几十年来,一直被文学史所忽视的钱澄之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对其诗文的研究渐趋丰富,但对其思想和学术著作的研究近乎空白。因此,本文以《屈诂》为研究课题,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精读文本、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之展开研究,以期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客观、系统、完整地全面阐释《屈诂》一书。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重在对钱澄之及《屈诂》的研究现状作一全面回顾。第一章“《屈诂》产生的时代及作者”,介绍《屈诂》一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以及桐城一地的文化氛围,梳理了钱澄之的家世和生平,辨明其文人、学人、遗民三位一体的身份,最后探讨了钱澄之的学术思想。第二章“《屈诂》评析”首先介绍《屈诂》的成书、版本及编撰体例,然后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屈诂》对屈赋文本的解读上的特色及成就,包括对各篇诗旨、章旨的分析,对各篇篇章结构的探析以及对屈赋中诗人的情志及内心世界的把握;评价分析《离骚总诂》一文,包括对《离骚》思想内容的系统梳理,对屈原的遭际、政治理想的品评以及对《离骚》中香草体系的认识三方面内容;最后指出《屈诂》的不足之处。第三章“钱澄之的楚辞观与方法论”探讨钱澄之的庄骚融通思想、“以屈继诗”的根本宗旨以及“不敢强事穿凿以曲求其悲愤”的根本方法。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屈诂》产生的时代及作者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潮与桐城的文化氛围
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二 桐城文化氛围与桐城派先驱钱澄之
第二节 钱澄之的生平与学术思想
一 钱澄之的家世与生平
二 文人、学人、遗民三位一体的身份
三 钱澄之的学术思想
第二章 《屈诂》评析
第一节 《屈诂》的成书、版本及编撰体例
第二节 《屈诂》对屈赋文本的解读
一 对屈赋各篇诗旨、章旨的分析
二 对屈赋各篇篇章结构的探析
三 对屈赋中诗人的情志及内心世界的把握
第三节 《离骚总诂》评析
一 对《离骚》思想内容的系统梳理
二 对屈原的遭际、政治理想的品评
三 对《离骚》中香草体系的认识
第四节 《屈诂》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钱澄之的楚辞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庄屈无二道”的庄骚融通思想
第二节 “以屈继诗”
一 以治诗方法阐释屈赋
二 从《小雅·车辖》到《离骚》求女
第三节 “不敢强事穿凿以曲求其悲愤”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举要
附录
附录一 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钱澄之年谱
附录三 《屈诂》相关研究一览表
附录四 《屈诂》版本之书影三种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8816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屈诂》产生的时代及作者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潮与桐城的文化氛围
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二 桐城文化氛围与桐城派先驱钱澄之
第二节 钱澄之的生平与学术思想
一 钱澄之的家世与生平
二 文人、学人、遗民三位一体的身份
三 钱澄之的学术思想
第二章 《屈诂》评析
第一节 《屈诂》的成书、版本及编撰体例
第二节 《屈诂》对屈赋文本的解读
一 对屈赋各篇诗旨、章旨的分析
二 对屈赋各篇篇章结构的探析
三 对屈赋中诗人的情志及内心世界的把握
第三节 《离骚总诂》评析
一 对《离骚》思想内容的系统梳理
二 对屈原的遭际、政治理想的品评
三 对《离骚》中香草体系的认识
第四节 《屈诂》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钱澄之的楚辞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庄屈无二道”的庄骚融通思想
第二节 “以屈继诗”
一 以治诗方法阐释屈赋
二 从《小雅·车辖》到《离骚》求女
第三节 “不敢强事穿凿以曲求其悲愤”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举要
附录
附录一 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钱澄之年谱
附录三 《屈诂》相关研究一览表
附录四 《屈诂》版本之书影三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铭;钱澄之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赵庆元,赵春燕;钱澄之《田间诗集》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张磊;古代楚辞学重要论著及版本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2期
4 赵永纪;;钱澄之的诗和诗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5 赵庆元,吴娜;情真·词达·气畅·自然——钱澄之《田间文集》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庄学香;;钱澄之与阮大铖[J];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03期
7 王政;;由《田间诗学》二南邶鄘卫风看钱澄之说诗[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马亚中;“留得真诗在人间”——论钱秉镫的诗[J];江淮论坛;1985年03期
9 陈祖武;;钱澄之著述考略[J];文献;1984年03期
10 周明秀;论桐城派诗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过程[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铭;钱澄之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赵春燕;钱澄之《田间诗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晓燕;钱澄之闽粤桂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8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6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