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与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0-12-17 16:19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西方文学思潮密切相关。研究这种种的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一直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重要的题目。其中,“为艺术”这一概念具有更大的外延的延伸性,能够涵盖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实绩也更为丰富,本文考察“为艺术”这一口号,目的是希望借助它,串联起中国二三十年代强调艺术特性的艺术流派、社团,突显出它们各自的艺术选择。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正如李怡先生指出的那样,“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模式的观照下”获得的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其中的一些批评概念由于“采自西方文化与文学的特殊语境”,事实上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文学“遭遇”,这些概念能否准确而全面地描述“我们自己的文学经验”,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地题目。王富仁先生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正名”问题》,也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源头上给予理性的思考和重视。本文希望也能是这一有意义的工作的一部分,至少能引起一点对于“为艺术”这一概念的新的思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具体研究某一文学团体或创作个体所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著述已经很多,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于西方“为艺术”的...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创造社与"为艺术"
1.1 "为艺术"口号的出现
1.2 创造社的"为艺术"
1.3 创造社"为艺术"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之争
1.4 创造社对于"为艺术"的发挥——生命文学
第2章 新月派与"为艺术"
2.1 新月派成员的精神气质
2.2 新月派的"为艺术"
2.3 新月派成员的文学与人生
第3章 中国现代派文学与"为艺术"
3.1 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发生及发展
3.2 中国现代派文学选择的"为艺术"
3.3 中国现代派文学之"为艺术"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京派文学观辨析[J]. 白春超. 中国文学研究. 2007(01)
[2]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我们的立场与目标[J].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1)
[3]从浪漫的变形到唯美的复活——“为艺术而艺术”文学观念在五四前后的传播与变迁[J]. 郅庭阁. 浙江学刊. 2000(06)
[4]艺术至上 生命最美──徐志摩的唯美艺术观和爱情诗创作[J]. 程国君.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292232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创造社与"为艺术"
1.1 "为艺术"口号的出现
1.2 创造社的"为艺术"
1.3 创造社"为艺术"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之争
1.4 创造社对于"为艺术"的发挥——生命文学
第2章 新月派与"为艺术"
2.1 新月派成员的精神气质
2.2 新月派的"为艺术"
2.3 新月派成员的文学与人生
第3章 中国现代派文学与"为艺术"
3.1 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发生及发展
3.2 中国现代派文学选择的"为艺术"
3.3 中国现代派文学之"为艺术"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京派文学观辨析[J]. 白春超. 中国文学研究. 2007(01)
[2]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我们的立场与目标[J].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1)
[3]从浪漫的变形到唯美的复活——“为艺术而艺术”文学观念在五四前后的传播与变迁[J]. 郅庭阁. 浙江学刊. 2000(06)
[4]艺术至上 生命最美──徐志摩的唯美艺术观和爱情诗创作[J]. 程国君.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292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2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