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张爱玲现象之解读

发布时间:2020-12-21 12:07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原来不受重视的一些作家如胡适、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钱钟书、徐志摩等开始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曾经在大陆消失了几十年的张爱玲才被重新发现,并且很快重新走红,成为大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张爱玲及其作品在大陆冷热起伏的经历,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作家。笔者把这种独特的文学史现象称为“张爱玲现象”。本文主要从特殊环境、作品本身、特殊读者这三个方面来解读张爱玲现象。 其一,要理解张爱玲现象必须首先理解张爱玲本人,而要理理解张爱玲本人必须首先理解张爱玲所生活过的环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和张爱玲现象首先根源于张爱玲特殊的家庭环境,其次是与张爱玲所处、所经历的巨大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二,可以从张爱玲作品本身的特质上去寻找张爱玲现象更为内在的动因:对传统言情小说的继承和超越,对现代影视艺术的借鉴,使张爱玲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广大市民读者的口味;融传统于现代于于一体的悲剧性主题,以及将文学的传统特色与现代派手法进行有机而巧妙地融合而使用的新颖的创作方法,又使她的作品在审美层次上符合市...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环境因素与张爱玲现象
    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张爱玲现象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张爱玲现象
第二章 作品因素与张爱玲现象
    第一节 对传统言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对现代影视艺术的借鉴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杂糅中的悲剧性主题
第三章 读者因素与张爱玲现象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J]. 张江元.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2]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J]. 吴晓,封玉屏.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1)
[3]从“消失”到“重新发现”——评半个世纪的“张爱玲热”[J]. 王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4]张爱玲作品中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J]. 陈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5]试论张爱玲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J]. 陈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6]论海派文学的传统[J].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
[7]世情与言情——张爱玲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神缘结[J]. 路筠.  社会科学研究. 2000(02)
[8]重评张爱玲及其他[J]. 郜元宝,袁凌.  山东社会科学. 1999(03)
[9]说不尽的苍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独特性探析[J]. 金晖.  浙江师大学报. 1998(04)
[10]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J]. 吴敏.  红楼梦学刊. 1996(04)



本文编号:292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2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