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变异
发布时间:2020-12-24 13:24
“五四”前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步在我国传播开来,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时代潮流,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最初的传播过程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梳理“五四”前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本文认为其传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浪漫主义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引介;(二)浪漫主义作家的介绍和作品的移译;(三)浪漫主义理论原则的引进和传播。 第二部分考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王国维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二)对主要文学流派作家创作理论的影响;(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四)作家的批评范式:主观批评的确立。 第三部分探究西方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并且剖析其中的原因。(一)西方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二)“新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和融合;(三)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对浪漫主义的束缚和影响。 总之,文章首先认为在“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哲学思想、作家作品和理论原则三个阶段和层次,同时说明只有相当有限的哲学思想、作家作品和理论原则被介绍到中国...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前后的传播过程
(一) 浪漫主义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引介
(二) 浪漫主义作家的介绍和作品的移译
(三) 浪漫主义理论原则的引进和传播
二、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一) 王国维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
(二) 对主要文学流派作家创作理论的影响
(三)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
(四) 作家的批评范式:主观批评的确立
三、 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及其原因
(一) 西方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
(二) “新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和融合
(三)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对浪漫主义的束缚和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汉与新浪漫主义[J]. 邹永常.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02)
[2]1917—1927: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初步确立[J]. 刘进才. 广东社会科学. 2001(05)
[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郭沫若的诗歌[J]. 李标晶. 郭沫若学刊. 2000(03)
[4]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史[J]. 葛桂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5]狂飙中的拜伦之歌——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J]. 余杰. 鲁迅研究月刊. 1999(09)
[6]情感与理性——中英浪漫主义文学比较研究[J]. 赵光旭.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01)
[7]中日新浪漫主义因缘论[J]. 王向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03)
[8]吸取、创造与超越:郭沫若的歌德接受史[J]. 傅正乾.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4)
[9]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J]. 袁荻涌. 郭沫若学刊. 1994(02)
[10]拜伦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J]. 高旭东. 鲁迅研究月刊. 1994(02)
本文编号:2935730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前后的传播过程
(一) 浪漫主义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引介
(二) 浪漫主义作家的介绍和作品的移译
(三) 浪漫主义理论原则的引进和传播
二、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一) 王国维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
(二) 对主要文学流派作家创作理论的影响
(三)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
(四) 作家的批评范式:主观批评的确立
三、 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及其原因
(一) 西方浪漫主义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变异
(二) “新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和融合
(三)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对浪漫主义的束缚和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汉与新浪漫主义[J]. 邹永常.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02)
[2]1917—1927: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初步确立[J]. 刘进才. 广东社会科学. 2001(05)
[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郭沫若的诗歌[J]. 李标晶. 郭沫若学刊. 2000(03)
[4]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史[J]. 葛桂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5]狂飙中的拜伦之歌——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J]. 余杰. 鲁迅研究月刊. 1999(09)
[6]情感与理性——中英浪漫主义文学比较研究[J]. 赵光旭.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01)
[7]中日新浪漫主义因缘论[J]. 王向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03)
[8]吸取、创造与超越:郭沫若的歌德接受史[J]. 傅正乾.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4)
[9]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J]. 袁荻涌. 郭沫若学刊. 1994(02)
[10]拜伦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J]. 高旭东. 鲁迅研究月刊. 1994(02)
本文编号:2935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3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