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0:19
  在20世纪初(1900-1919)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中国出现了一批女性小说作家。她们在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借助于报刊杂志等新的传播媒介,创作了大量新旧杂陈的小说作品,开创了女性成批介入小说创作的新局面,形成了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第一个热潮,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五四”以后女性小说创作的先导。对这样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历史文学现象,现有的文学史、小说史著作却大多未曾涉及。本文试图在认真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这批女性小说作家的生平、创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全文共分上、下编。上编第一章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中国20世纪初女性小说作家兴起的原因。第二章是对20世纪初女性小说作家及其作品的概述。第三章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论述20世纪初女性小说作家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下编第四、五、六章则按时间先后(1900-1913、1914-1915、1916-1919)对37位女性小说作家生平及其作品进行详细的考证和介绍。 本文有关中国20世纪初女性小说作家、作品的材料大多数是作者花费大量时间从图书馆尘封已久的报刊杂志中翻检出来的第...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二、 本文概念的界定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上编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概论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兴起的渊源
        一、 清末民初的政治思潮
        二、 清末民初的文化新变
    第二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概述
        一、 女性小说综述
        二、 女性小说作家总览
    第三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艺术成就管窥
        一、 创作内容
        二、 艺术成就
        三、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四、 文化史上的意义
下编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考证
    第四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考证之一(1900-1913)
        一、 如如女史
        二、 王妙如
        三、 黄翠凝
        四、 邵振华
        五、 汤红绂
        六、 杨令茀
    第五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考证之二(1914-1915)
        一、 温倩华
        二、 曾兰
        三、 畏尘女史
        四、 幻影
        五、 马嗣梅
        六、 梁桂琴
        七、 许毓华
        八、 梁桂珠
        九、 柳佩瑜
        十、 高剑华
        十一、 吕筠清
        十二、 谢幼韫
        十三、 姚淑孟
        十四、 孙青未
        十五、 李蕙珠
        十六、 梁令娴
        十七、 汪咏霞
        十八、 李黹英
        十九、 徐张蕙如
        二十、 陈小翠
        二十一、 徐畹兰
    第六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考证之三(1916-1919)
        一、 卞韫玉
        二、 姚琴媜
        三、 朱畹九
        四、 黄璧魂
        五、 吴忏情
        六、 李张绍南
        七、 刘韵琴
        八、 明离女子
        九、 朱怀珠
        十、 李碧云
余论
附录:
    参考书目
    参考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妇女文学史著述论[J]. 陈飞.  文学评论. 2002(04)
[2]新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路向的思考[J]. 郭延礼.  文学评论. 2002(04)
[3]“女性”与“小说”与“近代化”——对明以来迄晚清民初性别书写的重新思考[J]. 李舜华.  明清小说研究. 2001(03)
[4]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J]. 薛海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1(01)
[5]晚清小说与报刊媒体发展之关系[J]. 方晓红.  江海学刊. 1998(05)
[6]“经世致用”思潮与二十世纪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化沉思[J]. 许建平,曾庆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3)
[7]晚清翻译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 孔慧怡.  中国比较文学. 1998(02)
[8]晚清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与教会教育的演变[J]. 余子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9]晚清新小说的生成和价值内涵[J]. 欧阳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3)
[10]从晚清到“五四”:文化转型与小说的雅化进程[J]. 吴秀亮.  江海学刊. 1996(04)



本文编号:2976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76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