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

发布时间:2021-02-26 02:13
  《庄子》一书既是哲学著作,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涵着的深刻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一直是中国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重要源泉。作为人类原始文化解体后出现的早期哲学著作,它承担着并体现出哲学对于文化总体的整合功能,具有“元学”的性质,在哲学上的表现是关于“道"的形而上的哲学本体论;就创作本身的特色看来,则呈现出哲学内涵与文学表现的完美结合,其玄远精深超迈宏博的道家哲学与丰富自由卓越深湛的文学表现融为一炉,浑然一体,具有影响深远的无穷魅力。 “道"作为元学的题材,与包括巫术、宗教等在内的原始文化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关联,因而它是人类物质精神整体性存在的表现,这决定了它不仅是思辩的产物,也与人的行为、实践以及丰富具体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这一特点是我们讨论《庄子》哲学思想、艺术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时必须考虑的大前提。 《庄子》中的哲学本体论思想达到很高的水平,不但是中国人哲学思维的高峰,还表现出与西方现代物理学中蕴含的哲学观念的奇妙一致与相通。这是因为两者都突破和超越了日常的经验世界,达到了更高的知见层面。《庄子》中的本体论哲学虽然主要从实践的、体验的方面入手,但同时也有与现代科学相...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关于道家之“道”的理解前提
    第一节 人类的真实处境:有限,经验,二分,三维
    第二节 现代物理学:一个新世界(一) ——“相对论”引发的四维时空观
    第三节 现代物理学:一个新世界(二) ——量子理论的启示
第二章 元学的主题:道
    第一节 “道”之元性
    第二节 “知”、“言”与“道”
    第三节 与道本体论相关的认识线索
第三章 本体之“道”
    第一节 道与无
    第二节 道与观
    第三节 道与化
第四章 艺通于道——道的美学、文学之维
    第一节 道艺之际——人的存在
    第二节 “真”“美”合一——“兼于道”的审美观
    第三节 寓言·隐喻·文学的形象思维
    第四节 “物化”、“游”与文学的创作规律
的文学艺术">第五章 道艺相融:<庄子>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 道心之观与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观照
    第二节 理不离象,象中孕理——《庄子》中抽象与具象、想象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051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51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