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民族交往
发布时间:2021-02-26 06:47
在中国,从上古一直到现在民族交往就一直连续不断的进行着,历代研究民族学的学着也是前赴后继,不少前辈学者在这一领域呕心沥血作出了杰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这些先辈学者们大多是从汉代以后才开始研究民族交往这一问题的,对于先秦时期的华夏早期的民族交往极少有人涉及。本文主要从《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反映的华夏民族早期交往来探讨华夏民族早期交往的原因和表现。华夏民族也即汉民族的前身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频繁进行交往而且日渐成熟,在《诗经》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联姻促进民族交往,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各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了和她周围更加强大的民族抗衡,往往采取联姻的方法取得和比自己小的民族的团结和联盟,也为了依服于大国的庇护。《诗经》中所反映的周族即当时的华夏族与周围各民族的联姻主要通过其中的联姻诗来体现的。二、民族战争促进民族交往,据古籍记载和近代考古证明,在夏商之季,华夏族的周围已居住着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已经和华夏族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战争,不同程度上受着华夏族的影响。周原是夏朝和商朝统治下的一个十分弱小的诸侯国,到了周的第十四代祖和第十五代祖时,周由于领导...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联姻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时期的联姻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联姻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联姻
第二部分 民族战争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以前的民族战争
第二节 先周时期的民族战争
第三节 周统一后的民族战争
第三部分 流亡避难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时期的流亡避难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流亡避难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流亡避难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时期夏夷观念之探析[J]. 吴天钧.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4)
[2]炎帝的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3]《诗经》战争诗与农耕文化[J]. 章可敦.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8)
[4]《诗经》颂战诗及其遭遇误读的分析[J]. 陈曦.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4(02)
[5]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J]. 彭裕商. 历史研究. 2004(03)
[6]试论《诗经》战争诗的历史真实性[J]. 李宇正,赵沛霖.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7]春秋时期民族融合的渠道问题[J]. 徐兴祥.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8]中华民族、文化与宗教[J]. 郭祝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3)
[9]周族的起源地及其迁徙路线[J]. 杨善群. 史林. 1991(03)
[10]淮夷探论[J]. 李修松. 东南文化. 1991(02)
本文编号:3052216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联姻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时期的联姻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联姻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联姻
第二部分 民族战争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以前的民族战争
第二节 先周时期的民族战争
第三节 周统一后的民族战争
第三部分 流亡避难促进民族交往
第一节 先周时期的流亡避难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流亡避难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流亡避难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时期夏夷观念之探析[J]. 吴天钧.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4)
[2]炎帝的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3]《诗经》战争诗与农耕文化[J]. 章可敦.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8)
[4]《诗经》颂战诗及其遭遇误读的分析[J]. 陈曦.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4(02)
[5]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J]. 彭裕商. 历史研究. 2004(03)
[6]试论《诗经》战争诗的历史真实性[J]. 李宇正,赵沛霖.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7]春秋时期民族融合的渠道问题[J]. 徐兴祥.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8]中华民族、文化与宗教[J]. 郭祝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3)
[9]周族的起源地及其迁徙路线[J]. 杨善群. 史林. 1991(03)
[10]淮夷探论[J]. 李修松. 东南文化. 1991(02)
本文编号:3052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5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