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中的性别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9:01
  性别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借用权力话语理论,将性别关系纳入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体系中加以考察,认为父权制的性别权力话语已经渗透到文本中,在文本的表层结构下隐藏着深层的权力结构。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主要是小说)的整体性梳理,考察文本中性别关系的表现形式和流变,探寻中国当代男女作家各自的性别立场以及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和所持态度,客观地认识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中存在的性别文化。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和写作动机,考察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概况,指出对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主要是小说)中性别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空白,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运用性别视角把两性文本同时纳入研究视野去考察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中存在的性别文化;第二、三、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叙事文学(主要是小说)进行了整体性梳理,具体分析研究了文本中的性别关系,其中第二部分分析了认同传统性别文化的性别关系在文本中的描写及表现形式,总结出“男强女弱”和“伪女强男弱”的性别结构,认为从中反映出新...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主题与动机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认同传统的书写
    第一节 中心的男性与边缘的女性
    第二节 传统性别关系的变形
第二章 颠覆传统的书写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上升与男性的渐边缘化
    第二节 游戏之笔、戏拟之语
第三章 打破传统的另一种书写
    第一节 异化的两性
    第二节 残缺的两性
    第三节 两性关怀
结语:双性和谐的希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港·女性·传奇——《倾城之恋》、《香港的情与爱》、《愫细怨》比较[J]. 黄静.  华文文学. 2005(04)
[2]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中)[J]. 许祖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04)
[3]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男性形象的衍变[J]. 孔令云.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4]爱情:需从女性角度重新阐释[J]. 张华.  昌吉学院学报. 2005(01)
[5]性别神话的坍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批判[J]. 王丽霞.  当代作家评论. 2005(01)
[6]性别对立下的幻梦性反抗——论虹影作品中的先锋性表象[J]. 王文捷.  理论界. 2004(05)
[7]理解·同情·宽容——池莉的男性立场解读[J]. 田蓉辉.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8)
[8]“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解读王安忆《叔叔的故事》[J]. 任一鸣.  昌吉学院学报. 2004(02)
[9]因袭、觉醒与超越——解读方方爱情文本中的女性意识[J]. 许瑶.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10]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J]. 铁凝,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2003(06)



本文编号:3061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61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