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唐代教坊乐伎与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9:08
  针对唐代教坊音乐伎艺与唐五代声诗词调的研究不足,本文从在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唐教坊乐伎切入,利用其作为当时的音乐伎艺与文学体式的中介身份,先从其本体研究开始,逐渐深入到与之相关联的齐言声诗、杂言曲辞、教坊乐调等研究中。本文共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盛唐教坊乐伎的本体研究,试对其来源、生活、人事制度等做较为全面的介绍。第二部分,唐教坊乐伎与诗客词人的关系研究,同时考证宫廷教坊乐伎流入民间转变身份后与唐代士子的交往联系。第三部分,唐教坊乐伎与唐代声诗的关系研究,展现教坊乐伎对燕乐声诗和雅乐声诗的选用、传唱、改造与影响。第四部分,唐教坊乐伎影响下的坊内曲调之演变研究。主要考证唐代教坊乐伎的传唱、表演活动以及由此影响到的教坊曲调的词调转变。第五部分,唐教坊乐伎影响下的唐教坊曲子辞研究,尤其侧重于琴乐与琴歌研究、酒筵伎艺与著辞研究、佛道曲乐与宗教曲辞研究。总之,本文在参照唐五代歌舞文化、历史风俗、教坊曲调等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唐代教坊乐伎与唐五代文学的系统性研究,意在解决唐代教坊音乐伎艺与唐五代词调研究中的部分难点,促进唐五代音乐伎艺与诗词文体的交叉性研究。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唐教坊乐伎本体研究
    第一节 教坊乐伎来源考
    第二节 教坊乐伎分类考
    第三节 教坊乐伎生活述略
    第四节 教坊乐伎出处与归宿
    第五节 唐教坊管理制度
第二章 唐教坊乐伎与诗客词人
    第一节 士伎交往的时世背景
    第二节 唐代士伎关系类考
    第三节 宫伎流变后之士伎关系考
第三章 唐教坊乐伎与唐声诗
    第一节 唐宫廷声诗
    第二节 初盛唐教坊乐伎与声诗传唱
    第三节 中晚唐教坊乐伎与声诗传唱
    第四节 乐伎对入乐声诗之选择与改造
    第五节 声诗改造与传播的文学意义
第四章 唐教坊乐伎与坊内曲调
    第一节 唐曲子与教坊曲调之体制
    第二节 乐伎影响下的教坊曲调之词调演变
第五章 唐教坊乐伎与唐五代教坊曲子辞
    第一节 琴乐与教坊琴歌
    第二节 酒筵伎艺与教坊著辞
    第三节 佛曲道乐及其曲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唐教坊大曲曲调及其演化词调一览表(乐伎表演之大曲---文人大曲声诗---大曲曲调所演之词调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教坊及内教坊乐官考论[J]. 左汉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2]敦煌曲子词的启示——论佛徒对早期词的影响[J]. 胡祥云.  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2(02)
[3]唐代的道曲和道调[J]. 王小盾.  中国音乐学. 1992(02)



本文编号:3061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61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