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琴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21:27
蔡邕是东汉末年文坛执牛耳者,为中古屈指可数的文豪。而出于其手的《琴操》却因为作者和产生的年代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而倍受冷落。然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琴曲解题专著——《琴操》它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文献的角度对《琴操》一书的作者进行考辨,对其版本进行了比勘,对成书的年代和成因进行了考证。在此基础上对《琴操》歌词的本事进行了梳理和考察,并对《琴操》一书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一、《琴操》撰者、成书及版本考察。在考辨现有成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琴操》当为东汉末年蔡邕编撰,《琴操》一书是伴随着汉代音乐文化的下移和琴的地位的提升,蔡邕儒道兼修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音乐才华同其宦海沉浮的坎坷生涯综合作用下的产物。《琴操》一书的版本今日可见的有六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六种版本的相异之处在于篇目的差别、注的有无和用字的差异。二、《琴操》本事及歌辞考。本部分对歌诗五曲、一十二操、九引、河间杂歌二十一章的本事和歌词进行考察。其本事是属于撰者自创还是有所凭借?如若有所凭借的话最早见于何典?其歌辞最早见于何典?《琴操》之后最早被引用于何典?通过对本事和歌辞的考察...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琴操》撰者、成书及版本考察
第一节 《琴操》的撰者考辨
第二节 《琴操》的成书
一、汉代音乐文化的下移和琴的地位的提升
二、蔡邕儒道兼修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音乐才华
三、浪迹吴会编撰《琴操》
第三节 《琴操》版本考察
第二章 《琴操》本事及歌辞考
第一节 歌诗五曲本事及歌辞考
第二节 一十二操本事及歌辞考
第三节 九引本事及歌辞考
第四节 河间杂歌二十一章本事及歌辞考
第五节 补遗部分本事及歌辞考
第三章 《琴操》文学价值艺术成就
第一节 《琴操》的编撰思想及主题分析
第二节 《琴操》的文学史地位
一、民间故事的承传
二、琴曲歌辞的鼻祖
第三节 《琴操》故事的艺术成就
一、清切哀婉的艺术风格
二、笔法娴熟的叙事艺术
第四节 《琴操》歌辞的艺术特色及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琴操》撰者辨证[J]. 李祥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3)
本文编号:3100356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琴操》撰者、成书及版本考察
第一节 《琴操》的撰者考辨
第二节 《琴操》的成书
一、汉代音乐文化的下移和琴的地位的提升
二、蔡邕儒道兼修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音乐才华
三、浪迹吴会编撰《琴操》
第三节 《琴操》版本考察
第二章 《琴操》本事及歌辞考
第一节 歌诗五曲本事及歌辞考
第二节 一十二操本事及歌辞考
第三节 九引本事及歌辞考
第四节 河间杂歌二十一章本事及歌辞考
第五节 补遗部分本事及歌辞考
第三章 《琴操》文学价值艺术成就
第一节 《琴操》的编撰思想及主题分析
第二节 《琴操》的文学史地位
一、民间故事的承传
二、琴曲歌辞的鼻祖
第三节 《琴操》故事的艺术成就
一、清切哀婉的艺术风格
二、笔法娴熟的叙事艺术
第四节 《琴操》歌辞的艺术特色及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琴操》撰者辨证[J]. 李祥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3)
本文编号:3100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0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