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失望与希望 ——从《明道文艺》看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1-03-25 20:46
  新媒介时代带来的“影像世界”、“读图时代”打破了文学的语言束缚,呈现出一种向众人开放的姿态。它更多地把文学间接式的想象变成直观式的、即兴式的形象表达。文学,特别是在青年中的文学阅读与接受受到极大的冲击。我国台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文学期刊被全球化、市场化冲击更早与更为严重。透视期刊在台湾的发展能让我们对建设新媒介时代的文艺期刊以重要启示。我们通过对《明道文艺》进行个案剖析,从其理念和宗旨、编辑体例、文学活动,利用学生文学奖来引导文学手段等的考察,看到台湾青年文艺如何在新媒介冲击下坚守文学理想,坚持着对青年的引导,以向高雅文学看齐的心态,拒绝被世俗所污染。从《明道文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如何对文学进行坚守与发展,给大陆日益窘迫的青年期刊以一定的启示。因此,透过《明道文艺》的活动与发展策略,我们也许可以窥视青年文学如何在电信技术时代继续生存发展的真相。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与青年
    一、文学的日益萎缩
    二、青年与文学关系的忧虑与前途
    三、台湾的青年文艺期刊概况
第二章 《明道文艺》的编辑及宗旨
    一、《明道文艺》的编辑、出版
    二、《明道文艺》的办刊宗旨
    三、编辑、宗旨对青年和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明道文艺》编排体例及活动
    一、《明道文艺》的编排体例
    二、《明道文艺》多元化的创作主体
    三、《明道文艺》主导下的文艺活动
    四、体例与活动对青年文学的引导作用
第四章 文学奖:实绩与差距
    一、《明道文艺》文学奖历史起源
    二、文学奖的运行机制
    三、文学奖的评审机制
    四、文学奖的"象征资本"与"经济资本"奖励
    五、文学奖:"象征资本"的转换
    六、文学奖与文学制度
结语
附录《明道文艺》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泛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媒介化脉动[J]. 张邦卫.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9)
[2]优美的汉语——二○○五年台湾’学生文学奖’获奖作品[J]. 陈宪仁.  中文自修(中学版). 2006(02)
[3]人物性格本原与社会本原的二重构——试析曹禺话剧《日出》中黄省三人物形象的塑造[J]. 骆正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4]失望中的希望——台湾中学生的写作现况[J]. 陈宪仁.  中文自修. 2005(01)
[5]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 余虹.  文艺研究. 2002(06)
[6]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J·希利斯·米勒,国荣.  文学评论. 2001(01)



本文编号:3100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00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