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棋王》与《象棋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14 10:56
阿城的《棋王》与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都以灾难性的历史事件为各自创作的背景,两者不约而同地关注到历史灾难下的文化废墟状态。考察两部作品中的人物群像式的语言环境渲染,以及文中叙述者"我"的不同存在方式上,可以见出两位作家对待文化命运的态度差异。在这种差异背后,是作家积淀的历史文化观念与精神信仰的差别。
【文章来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灾难下的文化废墟
(一)《棋王》:荒芜的年代
(二)《象棋的故事》:疯狂的年代
二、文化命运的思考
(一)执着与失望:人物群像的寓言
(二)参与与逃避:情感态度的流露
三、文化背后的精神趋向
(一)内向型的心灵和谐
(二)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J]. 李云. 当代文坛. 2010(01)
[2]道家之水浇文化之根——重读《棋王》札记[J]. 陈亮. 名作欣赏. 2009(04)
[3]棋道与人生——从《棋王》与《象棋的故事》的比较看中西人生观之异同[J]. 许钢. 文艺评论. 1987(02)
本文编号:3137193
【文章来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灾难下的文化废墟
(一)《棋王》:荒芜的年代
(二)《象棋的故事》:疯狂的年代
二、文化命运的思考
(一)执着与失望:人物群像的寓言
(二)参与与逃避:情感态度的流露
三、文化背后的精神趋向
(一)内向型的心灵和谐
(二)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J]. 李云. 当代文坛. 2010(01)
[2]道家之水浇文化之根——重读《棋王》札记[J]. 陈亮. 名作欣赏. 2009(04)
[3]棋道与人生——从《棋王》与《象棋的故事》的比较看中西人生观之异同[J]. 许钢. 文艺评论. 1987(02)
本文编号:3137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3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