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193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北京形象

发布时间:2021-04-15 00:13
  学者陈平原说过,“北京研究”将成为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并且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中国的文学地图上,北京以其独特的城市精神、文化气质和历史内涵建构了自身的文学形象。北京作为一个文化场域,它浓郁的文化氛围,雍容、静穆、恬淡、古典、高雅、质朴的风格气度与文人的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以及文化品格相契合,这不仅引起了文人们的关注并且还使从多个角度及层次上赋予了北平的多重视景和形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当作家们关注于古都富丽堂皇、威仪万方、大气煌煌的皇家建筑,北京市民中普遍存在的惟我独尊的以北平为中心的皇城心态,以及北京权利漩涡中官本位文化影响下的权利争夺、交易与黑幕等陆离世相时,由此所呈现出的是历史维度中的帝都遗韵。还有一部分作家深感于北平的浓重的文化底蕴、田园美景、纯朴民风和生活情调,因而在文本中他们用抒情化的笔调,以饱含情感的审美方式构想了一个精神的家园。这不仅是作家的一种精神守望,也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家园情结分不开的。在此维度上作家们展现出的是具有乌托邦色彩的家园形象。受三十时代风潮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寓居于北平的“前线诗人”们以寂寞战场边缘人的身份,真切体验、感受并获得了一种与西方人...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形象·城市形象·文本中的北京形象
第一章 “帝都”形象
    第一节 历史追溯:千年帝都的文化记忆
    第二节 文化承传:“首善之区”的帝都遗韵
    第三节 民族诠释:集体构筑的国家图景
第二章 “家园”形象
    第一节 创作契机:“乡关何处”的精神焦虑
    第二节 视界聚焦:精神家园的投影成像
    第三节 审美机制:家园守望的浓郁情结
第三章 “废都”形象
    第一节 乱世镜像:“巴比伦”的废纪景象
    第二节 现实寓言:象征性的废都符号
    第三节 同归殊途:废都形象的内外观
结语 多重维度下的北京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38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38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