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士族生活方式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1-04-17 03:28
许多研究者对六朝文学情有独钟。在这一有趣现象的背后,应该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其显而易见的一点而言,就是六朝文学本身的特点。这就是说六朝文学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存世资料的多少,而在于这个时期的文学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第一,从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发展来看,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表现得最为活跃。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个时期的学术多元化的特色,是当时社会多方面综合团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这个时期的社会大多处于分裂状态,战乱此起被伏,朝代更替频繁。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集团很少有精力来顾及思想文化事业;相对而言,政治权力对文化事业的干预比较少,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呈现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决定来了文学的非功利性特征。将文学视为抒发情感的工具.追求艺术的完美,是这个时期文学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点上.六朝文学与此前的文学迥然有别。第二,与上述特点直接关联,这个时期的文学呈现一种鲜明的异端色彩。传统儒学的分化、新兴玄学的繁荣、外来佛学的传播,为当时文人雅士的思想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士大夫的传统生活发生了变异。一个时期内,生活的怪异化,思想的极端化,形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生活的重要特征。而怪异化、极端化的结果.就是...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娱乐与文学
一、社会现实背景
二、物质追求
三、声色享受
四、情色文学
第二章 隐逸与文学
一、中古时代的隐逸文化与阮籍、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二、自我放逐在文学里
(一) 饮酒、解忧与文学
(二) 任诞、任真与文学
第三章 人物品评与文学
一、人物品评的渊源与发展
二、对文学批评术语概念形成的影响
(一) 风骨
(二) 形神
(三) 气韵
三、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四、对文学点评的影响
五、对批评方法的影响
第四章 庄园生活与山水诗
一、庄园物质基础与审美
二、庄园生活的表达
三、寄情山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艺术形而上学论略[J]. 邓宝剑. 哲学研究. 2007(04)
[2]论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之“清”——兼及陶渊明的品第[J]. 何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2)
[3]魏晋隐士及其品格[J]. 孙立群. 南开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142720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娱乐与文学
一、社会现实背景
二、物质追求
三、声色享受
四、情色文学
第二章 隐逸与文学
一、中古时代的隐逸文化与阮籍、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二、自我放逐在文学里
(一) 饮酒、解忧与文学
(二) 任诞、任真与文学
第三章 人物品评与文学
一、人物品评的渊源与发展
二、对文学批评术语概念形成的影响
(一) 风骨
(二) 形神
(三) 气韵
三、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四、对文学点评的影响
五、对批评方法的影响
第四章 庄园生活与山水诗
一、庄园物质基础与审美
二、庄园生活的表达
三、寄情山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艺术形而上学论略[J]. 邓宝剑. 哲学研究. 2007(04)
[2]论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之“清”——兼及陶渊明的品第[J]. 何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2)
[3]魏晋隐士及其品格[J]. 孙立群. 南开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142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4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