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下的客观融入和主观探寻的差异——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与郁达夫的《迟桂花》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4-27 09:45
日本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和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在"波浪式"的情节结构、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自然之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在对待由这些内容构建起的封闭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的态度上却表现出客观融入与主观探寻的差异。这种相似性与差异性既是时代环境、文学传统、个人表达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折射出中日两国文学在相同走向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文章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情节内容上:“波浪式”的情节结构与和谐两性关系的表现
二、“自然之美”的女性形象塑造——以初江和莲为例
三、封闭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的构建:客观融入和主观探寻
四、原因:“现代性”下时代环境、文学传统和个人创作的差异
五、结语:相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中日“现代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潮骚》中的希腊古典主义肉体美学观[J]. 朱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2)
[2]郁达夫《迟桂花》的创作原因探究[J]. 韩佳秀.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2)
[3]论《潮骚》的美学特征[J]. 李雪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4]浅析郁达夫小说《迟桂花》中的迟桂意象[J]. 叶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5]《迟桂花》中的欲望叙述[J]. 周淑.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6]自然与生命的交响和共融——论《潮骚》中的艺术美学[J]. 利伟. 美与时代. 2007(12)
[7]生命力的升华与美的和谐——《迟桂花》的传统文化阐释[J]. 胡希东. 涪陵师专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163242
【文章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情节内容上:“波浪式”的情节结构与和谐两性关系的表现
二、“自然之美”的女性形象塑造——以初江和莲为例
三、封闭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的构建:客观融入和主观探寻
四、原因:“现代性”下时代环境、文学传统和个人创作的差异
五、结语:相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中日“现代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潮骚》中的希腊古典主义肉体美学观[J]. 朱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2)
[2]郁达夫《迟桂花》的创作原因探究[J]. 韩佳秀.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2)
[3]论《潮骚》的美学特征[J]. 李雪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4]浅析郁达夫小说《迟桂花》中的迟桂意象[J]. 叶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5]《迟桂花》中的欲望叙述[J]. 周淑.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6]自然与生命的交响和共融——论《潮骚》中的艺术美学[J]. 利伟. 美与时代. 2007(12)
[7]生命力的升华与美的和谐——《迟桂花》的传统文化阐释[J]. 胡希东. 涪陵师专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163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6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