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审美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发布时间:2021-05-20 14:03
  网络文学是在网络技术背景和大众文化语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当文学的传播媒介转化为网络以后,网络势必给文学带来重大影响。本文试从审美视域、审美方式、审美创造、审美接受四个维度,系统考察网络之于文学的审美影响,揭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探寻网络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审美视域来看,网络文学的授受角色发生了漂移,表现对象也大为扩容;从审美方式来看,网络文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自由言说的快乐审美(2)虚拟世界的临场审美(3)读写互动的动态审美;从审美创造来看,网络文学不仅具有了比传统作品更为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段:多媒体展示和超文本链接,而且它还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自由创作的平台,众人可以在文学的赛伯空间里尽情狂欢;从审美接受来看,一方面读屏方式可以让人获得一种沉浸性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网络也打造了人机、人人互动的接受模式。 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准则和规范,但颠覆也隐含着新的机遇。本文在对网络文学作系统的审美观照的基础上,也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管窥式的展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审美视域的拓展
    一 授受角色的漂移
    二 表现对象的扩容
第二章 审美方式的嬗变
    一 自由言说的快乐审美
    二 虚拟世界的临场审美
    三 读写互动的动态审美
第三章 审美创造的突破
    一 感性狂欢
    二 集体参与
    三 多媒体展示
    四 超文本链接
第四章 审美接受的转型
    一 欣赏方式:由书面阅读转向读屏方式
    二 接受模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互动接受
    三 接受心理:由沉静感悟转向沉浸体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自由本性的学理表征[J]. 欧阳友权.  理论与创作. 2003(05)
[2]网络时代的美学难题——网络图像传播中的“两性互窥”现象批判[J]. 谭华孚.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3]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J]. 欧阳友权.  文艺研究. 2002(05)
[4]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矛盾关系断想[J]. 董学文.  文艺研究. 2002(01)
[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J]. 李涛.  皖西学院学报. 2002(01)
[6]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与国际传播[J]. 孙英春.  浙江学刊. 2001(06)
[7]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 欧阳友权.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8]超文本文学及其后现代特性[J]. 徐文武.  当代文坛. 2001(06)
[9]论网络文学传播特性[J]. 袁立庠.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10]风势尚健的审美文化研究[J]. 向勇.  甘肃社会科学. 2001(05)



本文编号:3197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97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b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