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王晫及其《今世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07:26
  本文以作家王晫和他的《今世说》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史料价值作全面考察。同时,依托《今世说》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明末清初的文人心态、社会风尚、道德状况等也尝试作了一些阐释。处于江山易代之际的清初文人,既禀承了一些中国文人的传统习性,也有与前朝文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一群体的形象成熟饱满、生动复杂,值得作家去关注,也值得后人去研究。 一部《今世说》,真实地再现了清初四十年间一些文人中鲜为人知的掌故和文风,以及文人士子内在与外在的精神风貌,虽然其艺术成就远远达不到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水准,但它却是研究清初文人乃至整个清初社会的丰富的素材宝库,其史料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和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 摭事清初 世说乃成
    (一) 作家——王晫其人
    (二) 作品——《世说》其书
        成书及源流
        内容与体例
二 描情摹态 士子情怀
    (一) 恪守道统 规矩人伦
        道德重构
        文教世风
        妇道品评
    (二) 亲如己出 疏似陌路
    (三) 进退两难 夹缝求生
        弱化淡化
        笞之颂之
三 是非褒贬 众人评说
    (一) 理过文辞 史料见长
    (二) 趋于完人 输却个性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人格的变异─—从《世说新语》到《儒林外史》[J]. 宁稼雨.  南开学报. 1997(03)
[2]世说体小说的上乘之作——读《舌华录》和《明语林》[J]. 李灵年.  明清小说研究. 1996(02)
[3]王晫和他的《今世说》[J]. 陈大康.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1)
[4]论贤媛之“贤”——从贤媛门看《世说新语》品评妇女的标准[J]. 张丹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3)



本文编号:3240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40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