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知识考古
发布时间:2021-07-31 14:48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发生和演变与中国的现代历史密不可分,晚清以来“中国”开始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被动转化过程,“空间”认识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启蒙救亡意识,使我们接受了西方的进化论和现代意识,在线性一元史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中国走向西方的问题。作为改变“中国”形象重要工具的“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依赖于传统/现代的“时间想象”和中国/西方的“空间想象”,轻易地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并宣布了古典文学的终结。也正是不同时代对如何走向“现代”(西方)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称、性质、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何谓现代”的前提追问始终是问题的关键,这既是“中国现代文学”赖以成立的基础,也是学科研究的核心所在。但是以“现代”为立足点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合法性不是自明的。首先是概念的流变与中国现代进程存在依附关系,这是文学制度化品格的反映;关键是“现代”叙事自己制定规范,在解释的循环中使接受者陷入“在现代中思考现代”的误区,它还带来了“西方中心论”和有“现代”无“文学”的问题。所以必须对我们的立场保持时刻的反省,尤其要对“文学”是否应该走向“现代”加以质疑,但...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诞生
一、新的“文学”观念的引入
二、“中国”形象的转换
三、走向“现代”
四、几个结论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
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二、白话文学
三、人的文学
四、新文学的历史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
一、“新文学”性质的演变
二、“新文学”的弃用与“现代文学”的生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的反思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文学
一、“文学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二、“现代化”的缘起与历史重构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
第五章 中国“现代性”文学
一、“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再定位
二、“现代性反思”的反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消失了?——文化研究思潮中的“文学”概念[J]. 黄应全. 文艺争鸣. 2006(02)
[2]从“现代化”到“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思路的转型[J]. 张向东,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3]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J]. 袁国兴. 文艺评论. 2004(06)
[4]制度化的文学与文学化的制度[J]. 旷新年. 天涯. 2003(03)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批判[J]. 全炯俊.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3)
[6]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J]. 钱理群.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3)
[7]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J]. 倪文尖,罗岗.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1)
[8]现代文学的观念与叙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J]. 钱理群,洪子诚,旷新年,吴晓东. 文学评论. 1999(01)
[9]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J]. 刘康,金衡山. 文学评论. 1998(01)
[10]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汪晖. 天涯. 1997(05)
本文编号:3313662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诞生
一、新的“文学”观念的引入
二、“中国”形象的转换
三、走向“现代”
四、几个结论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
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二、白话文学
三、人的文学
四、新文学的历史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
一、“新文学”性质的演变
二、“新文学”的弃用与“现代文学”的生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的反思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文学
一、“文学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二、“现代化”的缘起与历史重构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
第五章 中国“现代性”文学
一、“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再定位
二、“现代性反思”的反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消失了?——文化研究思潮中的“文学”概念[J]. 黄应全. 文艺争鸣. 2006(02)
[2]从“现代化”到“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思路的转型[J]. 张向东,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3]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J]. 袁国兴. 文艺评论. 2004(06)
[4]制度化的文学与文学化的制度[J]. 旷新年. 天涯. 2003(03)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批判[J]. 全炯俊.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3)
[6]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J]. 钱理群.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3)
[7]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J]. 倪文尖,罗岗.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1)
[8]现代文学的观念与叙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J]. 钱理群,洪子诚,旷新年,吴晓东. 文学评论. 1999(01)
[9]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J]. 刘康,金衡山. 文学评论. 1998(01)
[10]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汪晖. 天涯. 1997(05)
本文编号:3313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1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