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文学成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3:29
《国语》是先秦时期一部史传文学名著。《晋语》记载了晋国三百余年的历史,是《国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传文学的角度看,《晋语》的作者借鉴《尚书》,并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晋语》在运用其特有的语言和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叙述史事的同时,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材料选择,文章结构,情节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许多新特点,为后世史传文学(如《史记》)所继承。尤其是作者在《尚书》启发下,有意识地集中篇章专写人物的方法,实开《史记》人物传记之先河。 本文认为,《晋语》已具有初步的文学意识,作者叙事、写人和记言等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文学成就。《晋语》承前启后,对后世史传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在史传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关于《国语》及《晋语》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关于《国语》、《晋语》的作者
二、 关于《国语》、《晋语》的成书时间与《左传》成书时间的关系
三、 《国语》及《晋语》的性质
四、 关于《国语》的流传、注释
第二部分 《国语.晋语》的艺术成就
一、 关于史传文学
二、 《晋语》中的文学意识
三、 《晋语》的文学成就
1 、 《晋语》中的叙事
(1) 故事情节完整,叙事脉络清晰
(2) 文章结构稳当,叙事手法多样
(3) 基于历史,虚构想象
2 、 《晋语》中的人物描写
(1) 集中篇章专写某一人言行,呈现向人物传记过渡的趋势
(2) 善于选择材料,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 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通过对比体现作者爱憎
(4) 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具有立体感,呼之欲出
(5) 围绕某一事件或某一中心人物,刻画人物群像
3 、 《晋语》的语言艺术
(1) 含蓄端庄,简练流畅
(2) 准确生动,善于概括而又富于变化
(3) 严谨的议论,优美的辞令
(4) 句式灵活多变,但不乏工整之句;多种修辞的运用,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
(5) 机智幽默的语言
(6) “闻之”,“曰:”,诗文,民谣的广泛运用
第三部分 《晋语》的艺术成就探源
一、 语言上 《尚书》“佶屈聱牙”,《晋语》“平实畅达”
二、 《尚书》无意识重点写周公--《晋语》有意识集中材料写人物
三、 文章结构 《尚书》六体类型固定化,《晋语》稳当而富于变化
第四部分 《晋语》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一、 《史记.晋世家》对《晋语》内容的继承
二、 《史记》纪传在艺术上对《晋语》的发展和超越
1 、 人物描写
(1) 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 善于运用矛盾冲突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展示人物性格
(3) 细节描写的广泛运用
2 、 从《晋语》到《史记》叙事艺术的新发展
(1) 《晋语》、《史记》叙述标志词的变化
(2) 用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营造戏剧性场面
(3) 叙议结合的抒情笔调
3 、 《史记》在语言上对《晋语》的继承和发展
(1) 人物独白的大量运用,使人物语言更加个性化
(2) 《晋语》诙谐之言,《史记》调笑嬉戏之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06635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关于《国语》及《晋语》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关于《国语》、《晋语》的作者
二、 关于《国语》、《晋语》的成书时间与《左传》成书时间的关系
三、 《国语》及《晋语》的性质
四、 关于《国语》的流传、注释
第二部分 《国语.晋语》的艺术成就
一、 关于史传文学
二、 《晋语》中的文学意识
三、 《晋语》的文学成就
1 、 《晋语》中的叙事
(1) 故事情节完整,叙事脉络清晰
(2) 文章结构稳当,叙事手法多样
(3) 基于历史,虚构想象
2 、 《晋语》中的人物描写
(1) 集中篇章专写某一人言行,呈现向人物传记过渡的趋势
(2) 善于选择材料,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 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通过对比体现作者爱憎
(4) 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具有立体感,呼之欲出
(5) 围绕某一事件或某一中心人物,刻画人物群像
3 、 《晋语》的语言艺术
(1) 含蓄端庄,简练流畅
(2) 准确生动,善于概括而又富于变化
(3) 严谨的议论,优美的辞令
(4) 句式灵活多变,但不乏工整之句;多种修辞的运用,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
(5) 机智幽默的语言
(6) “闻之”,“曰:”,诗文,民谣的广泛运用
第三部分 《晋语》的艺术成就探源
一、 语言上 《尚书》“佶屈聱牙”,《晋语》“平实畅达”
二、 《尚书》无意识重点写周公--《晋语》有意识集中材料写人物
三、 文章结构 《尚书》六体类型固定化,《晋语》稳当而富于变化
第四部分 《晋语》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一、 《史记.晋世家》对《晋语》内容的继承
二、 《史记》纪传在艺术上对《晋语》的发展和超越
1 、 人物描写
(1) 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 善于运用矛盾冲突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展示人物性格
(3) 细节描写的广泛运用
2 、 从《晋语》到《史记》叙事艺术的新发展
(1) 《晋语》、《史记》叙述标志词的变化
(2) 用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营造戏剧性场面
(3) 叙议结合的抒情笔调
3 、 《史记》在语言上对《晋语》的继承和发展
(1) 人物独白的大量运用,使人物语言更加个性化
(2) 《晋语》诙谐之言,《史记》调笑嬉戏之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06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0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