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左联”领导文艺发展的局限性之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08 01:40
  在中共的主导下,"左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在中国的发展,但也有局限性。造成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左联"遭到来自国民政府的文化高压,文艺活动开展困难重重,国民政府对中共的军事围剿也使得中共在本时期少有对"左联"的具体工作指导,中共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第二,"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第三,"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思想出现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2020,45(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民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共的军事围剿
二、“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三、“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团传播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品格的影响[J]. 泓峻.  文史哲. 2019(02)
[2]“左联”组织结构的构成、缺陷与解体——“左联”的组织传播研究[J]. 张大伟.  文史哲. 2007(04)
[3]冯雪峰谈左联[J]. 冯夏熊.  新文学史料. 1980(01)
[4]阿英忆左联[J]. 吴泰昌.  新文学史料. 1980(01)



本文编号:342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2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