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中帽、抹额和幞头的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3:23
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自1994年连续出版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从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头饰中的帽、抹额和幞头的翻译入手,分析和探讨登特-杨父子的译文在展现原文服饰文化上的得与失。发现登特-杨父子的译文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语言幽默诙谐,但从展现原著服饰文化的层面来看,登译《水浒传》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多处因对文章理解错误而误译的现象。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登特-杨父子的翻译策略受其翻译目的影响。
【文章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2020,22(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帽及其英译
三、抹额及其英译
四、幞头及其英译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服饰翻译之商榷——以上衣翻译为例[J]. 刘幼玲,王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05)
[2]谈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莎皮罗《水浒传》英译分析[J]. 张晓华,曾米鲁,李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硕士论文
[1]从关联理论看《水浒传》称谓语的翻译[D]. 王爱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3021
【文章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2020,22(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帽及其英译
三、抹额及其英译
四、幞头及其英译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服饰翻译之商榷——以上衣翻译为例[J]. 刘幼玲,王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05)
[2]谈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莎皮罗《水浒传》英译分析[J]. 张晓华,曾米鲁,李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硕士论文
[1]从关联理论看《水浒传》称谓语的翻译[D]. 王爱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3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51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