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发布时间:2022-02-08 18:35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其特定的因素,它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简单传播,而是中国社会与文化中蕴含着它产生的现实基础和思维来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社会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女性问题;它的思维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女性写作的勃起,另一个是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的全过程同时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化的全过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尽管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有着渊源关系,但是两者也有着许多的不同。 本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论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二是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状作了几点思考,包括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它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还有当下中国女性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概念范畴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接受美学理论、审美批评理论及文本分析等方法来阐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发展以及对现状的思考。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引言
上篇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现实基础——女性问题的存在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维来源之一——中国女性写作的勃起
三、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下篇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思考
一、关于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三、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几个概念范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作家”是什么?[J]. 王周生. 文学自由谈. 2000(02)
[2]我是女性,但不主义[J]. 崔卫平. 文艺争鸣. 1998(06)
[3]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J]. 戴锦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6(03)
[4]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J]. 王干,戴锦华. 大家. 1996(01)
[5]从此越来越明亮[J]. 徐坤. 北京文学. 1995(11)
本文编号:3615550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引言
上篇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现实基础——女性问题的存在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维来源之一——中国女性写作的勃起
三、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下篇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思考
一、关于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三、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几个概念范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作家”是什么?[J]. 王周生. 文学自由谈. 2000(02)
[2]我是女性,但不主义[J]. 崔卫平. 文艺争鸣. 1998(06)
[3]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J]. 戴锦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6(03)
[4]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J]. 王干,戴锦华. 大家. 1996(01)
[5]从此越来越明亮[J]. 徐坤. 北京文学. 1995(11)
本文编号:361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