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前文房四宝主题诗文的旨趣流变
发布时间:2022-02-09 14:59
笔砚纸墨既是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书写工具,也是文人咏物写作的常见对象。以《文房四谱》"辞赋"为代表的宋前文房四宝主题诗文可分为叙述、品鉴和言志三类。这三类诗文的写作主旨呈现出较有规律的嬗变轨迹:叙述类从重在博物纪事发展到重在怀古鉴今,品鉴类的关注点从概括功能转向细致的审美,言志类在言志手法上从人器分离的托物言志发展到人器合一的寓言拟传。这种演变是咏物文学发展和文房四宝文化深化的双重结果,其传承也正是以文房四宝器物文化为纽带的文人趣味的沿袭与革新。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22(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叙述类:从博物纪事到怀古鉴今
二、品鉴类:从功能到审美
三、言志类:从托物到拟传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J]. 李定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中国古代咏物传统的早期确立[J]. 路成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0)
[3]从文房用具看中国传统设计文化[J]. 苏旭.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8(12)
[4]唐宋类书中保存的书学文献及其学术价值[J]. 彭砺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6)
[5]论韩愈《毛颖传》的托讽旨意与俳谐艺术[J]. 刘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千古知音 异代别调——由屈、辛看中国文人处境与心态的流变[J]. 綦维. 东岳论丛. 2002(02)
本文编号:3617214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22(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叙述类:从博物纪事到怀古鉴今
二、品鉴类:从功能到审美
三、言志类:从托物到拟传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J]. 李定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中国古代咏物传统的早期确立[J]. 路成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0)
[3]从文房用具看中国传统设计文化[J]. 苏旭.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8(12)
[4]唐宋类书中保存的书学文献及其学术价值[J]. 彭砺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6)
[5]论韩愈《毛颖传》的托讽旨意与俳谐艺术[J]. 刘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千古知音 异代别调——由屈、辛看中国文人处境与心态的流变[J]. 綦维. 东岳论丛. 2002(02)
本文编号:3617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