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杨家将”主要人物形象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2-02-10 00:56
  千百年来,“杨家将”故事一直广泛流传并被人民群众所喜爱。从最初的宋代话本、金院本、元杂剧,到明代流传甚广的杂剧、传奇、小说,再到清代传统的地方戏,形成了大量文人创作与民间艺术的结晶。由于各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作家创作背景有所不同,形成了各个时代“杨家将”故事的诸多差异。本文首先以《宋史》为基础,对“杨家将”人物原型进行考证,接着从“杨家将”故事的源头入手,对其中主要人物形象在宋、元、明、清的演变历程加以详细阐述,辅之以相关文学作品的评析。“杨家将”系列文学作品中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虽各具特色,但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经历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薄到饱满的历史演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杨家将”在历史中的其人其事
    第一节 北宋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杨家将”主要人物及其事迹
第二章 宋代“杨家将”话本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的源头
    第二节 “杨家将”话本
第三章 元代“杨家将”杂剧
    第一节 元代“杨家将”杂剧作品
    第二节 《昊天塔孟良盗骨》和《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第四章 明代“杨家将”传奇和小说
    第一节 明代“杨家将”杂剧
    第二节 明代“杨家将”传奇
    第三节 明代“杨家将”小说
    第四节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
第五章 清代“杨家将”地方戏
    第一节 清代“杨家将”文学作品
    第二节 《昭代箫韶》
    第三节 《铁旗阵》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内涵与发生[J]. 杨东方.  天中学刊. 2006(04)
[2]试论《杨家将演义》作者的女性意识[J]. 姜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3]“杨家将"故事传播情况综述[J]. 蔡连卫.  民俗研究. 2005(02)
[4]杨家将故事的产生与嬗变[J]. 裴效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5]漫话京剧《杨家将》[J]. 王永运.  中国京剧. 2004(02)
[6]《杨家府演义》与《北宋志传》考论[J]. 孙旭,张平仁.  明清小说研究. 2001(01)
[7]杨家将新考三题[J]. 李裕民.  晋阳学刊. 2000(06)
[8]谈有关杨家将小说、戏曲的一则史料[J]. 张志江.  明清小说研究. 1997(03)
[9]评《杨家府演义》的崭新妇女观[J]. 曾良.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1997(02)
[10]《杨家将演义》词语重释[J]. 卢甲文.  语文研究. 1994(03)



本文编号:3617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7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