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健吾文学批评思想
发布时间:2022-02-10 02:01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一格,其批评兼收法国印象主义批评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评说"传统,且二者达到了有机的融合,使其文学批评独具神韵;作为"京派"中重要的批评家,其批评自也浸透着"京派"的纯文学的审美理想和"谐和"的审美趣味,与此同时李健吾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越了"京派"的审美趣味而达到对上世纪三四十年救亡压倒了启蒙的时代背景之下现代文学的整体观照。由此李健吾以其科学性和文学性融合的批评范式在《咀华集》《咀华二集》构造出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独特景观。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20,(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印象主义批评
二、“评点”传统
三、“京派”传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情士心: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J]. 朱万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1)
[2]奇遇·表现·相对——李健吾及其文学批评[J]. 李琴. 宜宾学院学报. 2007(11)
[3]批评作为渡河之筏捕鱼之筌─—论李健吾的随笔性批评文体[J]. 温儒敏. 天津社会科学. 1994(04)
[4]论京派批评观[J]. 刘峰杰. 文学评论. 1994(04)
[5]试谈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形式——评点[J]. 徐克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03)
本文编号:3618045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20,(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印象主义批评
二、“评点”传统
三、“京派”传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情士心: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J]. 朱万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1)
[2]奇遇·表现·相对——李健吾及其文学批评[J]. 李琴. 宜宾学院学报. 2007(11)
[3]批评作为渡河之筏捕鱼之筌─—论李健吾的随笔性批评文体[J]. 温儒敏. 天津社会科学. 1994(04)
[4]论京派批评观[J]. 刘峰杰. 文学评论. 1994(04)
[5]试谈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形式——评点[J]. 徐克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03)
本文编号:3618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