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浅析《荀子》中的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2-02-24 06:25
  《荀子》是一部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的先秦诸子之作,它以说理散文为主,政论性、哲理性颇浓,尽管文章多以理论性见长,但也含有一定的人物形象成分。论文序言部分对有关《荀子》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论述,阐发了浅析《荀子》中人物形象的价值。论文正文部分分四章。第一章论及:论文以“荀子学说”为角度展开论述;《荀子》中是有人物形象可言的。关于《荀子》各篇章的具体作者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即有的可能是荀子后学的补录之作,但绝大多数是荀子本人所著,本文并不具体探究作者问题,而是笼统地从“荀子学说”这一角度加以阐发。在以散文为主的《荀子》中是否有人物形象?对此,笔者借鉴谭家健先生对古典散文形象性表现方式的相关论述阐述了《荀子》中是有人物形象的。本章对《荀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也进行了浅显的探讨。笔者认为,主要方法是:以直接评议人物理论为主;叙述人物间的对话及引证人物言论;简述包含人物的重大事件间接刻画形象;统一人物的不同材料散见于各篇章间,多角度的构筑人物形象,这类似于《史记》写人的“互见法”。本章还对《荀子》中的人物形象单薄无力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第二、三章对《荀子》中的孔子形象、自我形象(即荀子形象)进...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以“荀子学说”为解读角度的《荀子》中有人物形象
    第二节 《荀子》中人物形象单薄的原因及主要塑造手法
第二章 《荀子》中的孔子形象
    第一节 孔子形象的出现
    第二节 孔子的形象特点
    第三节 浅析《荀子》与《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差异
    附论 (一)浅析《荀子》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比较
    附论 (二) 浅析《荀子》与《孟子》中的孔子形象比较
第三章 《荀子》中的自我形象
    第一节 齐文化熏陶下的荀子形象
    第二节 谨慎高洁、能屈能伸的君子儒
    第三节 荀子形象的其他方面
第四章 《荀子》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第一节《荀子》中的周公形象
    第二节《荀子》中的齐桓公形象
    第三节《荀子》中的管仲形象
    附论(一)浅析《荀子》中的尧形象
    附论(二) 浅析《荀子》中的舜形象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国三部诸子著作中孔子形象的变异[J].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7(05)
[2]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霍松林,霍建波.  兰州大学学报. 2004(04)
[3]试论《庄子》人物[J]. 吴桂美.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4]《庄子》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J]. 高庆荣,黄发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5]试论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J]. 马丽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3(04)
[6]荀况《赋篇》刍论[J]. 毕庶春.  文学遗产. 1999(03)
[7]荀学的基本精神与齐文化[J]. 高晨阳.  管子学刊. 1995(01)
[8]荀子的语言艺术[J]. 郭志坤.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4)
[9]试论荀子散文的风格[J]. 夏麟勳.  人文杂志. 1959 (05)

硕士论文
[1]孟荀引诗论证中的传播方式[D]. 任彦智.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论荀子的文艺思想[D]. 洪永稳.安徽大学 2005
[3]荀子文学思想及影响研究[D]. 王小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荀子诗说研究[D]. 余全介.安徽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2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42156.html

上一篇:论许渊冲“意美”说  
下一篇:张云璈考论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