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孔子思想
发布时间:2022-02-26 09:39
五四以来的《诗经》研究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倾向,一是重视《国风》者众,而关注《雅》《颂》者寡,二是重视文学研究者多,而关注思想研究者少。其本质是极力把《诗经》与儒家思想划清界限。这与把《诗经》看作是儒家思想的形象说教犯了同样的错误。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已经造成了《诗经》与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点,我们避无可避。近几年的情况稍有好转,但对于《诗经》与儒家思想的关系的研究仍然是只能偶见一鳞半爪。事实上,《诗经》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儒家思想的原初因素,是后世儒家思想发源的渊薮之一,和孔子思想尤其密不可分。首先,孔子与《诗经》的渊源非常深厚,这从孔子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风尚和孔子对《诗经》的深人研究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其次,通过对《诗经》具体内容的分析,特别是对《雅》《颂》中贵和与重德思想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面已经孕育出了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爱人”主张和“仁政”理想在这里都有了形象地体现。再次,从《诗经》与礼乐的密切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周王朝的礼乐盛况来看,孔子的崇礼尚乐的思想亦必得益于《诗经》很多。最后,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孔子的文艺思想根本就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甚至包括他所谓“辞达”“...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孔子与《诗经》的渊源
1.1 《诗经》是孔子时代的必修课程
1.2 孔子对《诗经》的研究和整理
第二章 《诗经》与孔子的仁学思想
2.1 贵和思想与爱人
2.2 重德精神与仁政
第三章 《诗经》与孔子的礼乐思想
3.1 仪式规范与崇礼
3.2 音乐传统与尚乐
第四章 《诗经》与孔子的文艺思想
4.1 论《诗》之体
4.2 论《诗》之用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J]. 孙景坛. 南京社会科学. 1991(05)
本文编号:3644392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孔子与《诗经》的渊源
1.1 《诗经》是孔子时代的必修课程
1.2 孔子对《诗经》的研究和整理
第二章 《诗经》与孔子的仁学思想
2.1 贵和思想与爱人
2.2 重德精神与仁政
第三章 《诗经》与孔子的礼乐思想
3.1 仪式规范与崇礼
3.2 音乐传统与尚乐
第四章 《诗经》与孔子的文艺思想
4.1 论《诗》之体
4.2 论《诗》之用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J]. 孙景坛. 南京社会科学. 1991(05)
本文编号:364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44392.html